這些項目不僅提升了烏茲別克斯坦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地位,還為綠色經濟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投資引領綠色轉型
烏茲別克斯坦正通過一系列舉措重新定義其能源未來。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在項目啟動儀式上宣布,18個新能源項目正式啟動,總投資額達到37億美元。
這些項目包括太陽能、風能、儲能及小型水電站,覆蓋布哈拉、納沃伊、納曼干和塔什干等多個地區,總容量接近2.3吉瓦。
其中,安集延和費爾干納地區首次建成了規模達300兆瓦的大型儲能系統,這是烏茲別克斯坦在能源技術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其他重要項目還包括卡什卡達里亞的一座400兆瓦發電站、塔什干的現代化熱電聯產廠,以及安集延、蘇爾漢河和塔什干地區的四座小型水電站。
此外,與國際知名能源企業合作建設的六座發電廠,總容量達到2.5吉瓦,涉及費爾干納、撒馬爾罕、納沃伊、塔什干及塔什干市,投資額共計35億美元。
這一系列項目預計每年將新增95億千瓦時電力產量,節省25億立方米天然氣,同時減少460萬噸有害排放。
這些成果將顯著改善能源供應鏈,使超過400萬戶家庭獲得更加穩定、清潔的能源。
國際合作的典范
此次項目的成功實施,離不開國際合作伙伴的參與。來自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中國和德國的能源企業與烏茲別克斯坦攜手合作。
參與企業包括阿聯酋的“馬斯達爾”、沙特的“ACWA Power”、土耳其的“AKSA Energy”,以及中國能建、中國大唐和德國超級合作伙伴集團。
這些企業在技術支持和資金投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烏茲別克斯坦能源行業注入了全球資源。
此外,國際金融機構也為項目提供了堅實后盾。
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伊斯蘭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及世界銀行,分別在資金與技術方面給予支持,顯示出國際社會對烏茲別克斯坦改革及發展前景的高度信任。
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在儀式上強調,這些項目的實施完全依賴于外國直接投資,充分反映了國際社會對該國的信任及正在進行的改革成效。
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大力推進能源領域的自由化與現代化,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目光。
根據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計劃,2025年全國發電總量將增至840億千瓦時,比2016年增長50%。這一目標的實現,既符合全球能源轉型趨勢,也順應了國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重需求。
區域與全球能源新格局
作為中亞地區能源改革的先行者,烏茲別克斯坦正在以清潔能源為切入點,尋求區域能源合作的主導權。
這不僅提升了烏茲別克斯坦在中亞能源版圖中的戰略地位,還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能源互聯互通增添了新動力。
烏茲別克斯坦37億美元的新能源項目不僅為國家能源結構優化開辟了新路徑,還展現了其吸引外資、深化國際合作的能力。
這一“綠色躍進”正推動烏茲別克斯坦從能源出口國向可再生能源創新中心邁進,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