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在這些“新”產業中,儲能產業是發展新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催生能源工業新業態、打造經濟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
1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煙臺黃渤海新區的力華電源科技25GWh大圓柱儲能電池項目現場。
“嗡嗡,嗡嗡……”還未走進項目一標段電芯車間,便已能聽到轟鳴的機器運作聲。“這是設備在調試,會有點吵。”力華電源研發副總經理王茂范告訴記者,目前一標段主車間工程的形象進度已經達到100%,剩下的重點就在潔凈、機電、消防等設備的安裝上,此標段進度也達到85%以上。
走進車間,燈火通明,只見不少工人正對卷繞機等設備進行安裝調試,而NMP回收設備、制冷機、空壓機、除塵機、真空泵等輔助設備均已全部就位且安裝完畢,靜待著上線、投產的那天。
“我們預計2025年6月份投產,項目一期建成4GWh大圓柱磷酸鐵鋰電芯生產能力,年產值可達22億元,總利稅可達3億元,可解決當地500余人就業。全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25GWh大圓柱磷酸鐵鋰電芯生產能力,年產值150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王茂范說。
作為黃渤海新區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龍頭項目,力華電源科技25GWh大圓柱儲能電池項目更專注于生產高能量密度、高循環次數、高充放電倍率的46系列磷酸鐵鋰大圓柱電池。其中,首款產品已通過IEC62619等認證,標志著在安全性能上已經達到國際標準,并獲得了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儲能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賽道,已擁有近萬億市場規模的潛力和確定性。但要想在這片新領域的藍海中脫穎而出,必須具備科技創新能力。
正因這樣,力華電源的團隊,從打破傳統電池結構連接和封裝技術兩個方面入手,首創one-unit堆疊集成設計,使得大圓柱全體系能量密度提升10%以上。在工藝結構方面,力華電源則采用了重排的方式,將結構件成本降低15%。
高安全和全生命周期低成本是儲能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助力儲能產業大規模發展應用的核心訴求。為此,在結構成本降低的基礎上,力華電源選取了長壽命的磷酸鐵鋰體系,并配合循環結構的設計,通過釋放多余應力,將46系列大圓柱鐵鋰電芯循環壽命提高到8000次以上。此外,其自研的熱平衡技術,也成功將電視的溫度區間拓寬至-40℃到60℃,使其具備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46系列大圓柱全極耳電池被視為動力電池終極技術方向之一,而我們生產的電池優勢,通俗講,就是功率更大、成本更低、性能更高,在應用端的集成靈活性更強。”王茂范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生產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可以滿足下游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戶儲、便攜電源、基站備用電源等下游應用場景的要求。
諸多可以應用的場景,也意味著要保證產品質量,并實現“高產”。“我們的產線,可以實現全信息流的智能化,并在后期可輔助應用AI。”王茂范介紹稱,公司的產線設計速率目前為國內單條最高,且是目前國內第一條150ppm鋁殼大圓柱高速產線。
“目前,我們的意向訂單量,已超過2025年全年總產能。”王茂范說。
可以發現,從項目建設,到產線設計,再到產品本身,“創新”這一核心理念始終貫穿其中。
隨著新能源電池市場的不斷細分,力華電源在研發方面也向著“市場需要什么,團隊就研發什么”的方向轉變。
由于公司生產的電池具有高倍率、大功率的特性,現已有多款產品可應用到工程機械領域中。“我們后續會重點將這類大圓柱電池應用到礦車、礦卡、低空經濟等產品中,使其從燃油轉為混動類。”王茂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