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發布了一項新報告,指出美國陸上風電領域正面臨新的貿易關稅和加強的進口限制所帶來的挑戰。這些措施可能導致風電項目的總體成本上升,威脅項目的經濟可行性,并可能減緩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

美國擬議的關稅可能導致陸上風電成本增加高達 7%
報告中特別提到了美國計劃對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風電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征收10%的關稅。在現有的美國供應鏈格局下,這些關稅可能會使美國陸上風力渦輪機的成本增加7%,進而推動整體項目成本上升5%。伍德麥肯茲首席分析師恩德里·利科指出:“保護主義政策將推高風電項目的資本支出,對整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關稅措施廣泛影響了多個國家的風電制造商,但并非所有制造商都同等受影響。例如,Windar Renovables、Haizea Wind和GRI Renewables等西班牙風力渦輪機制造商就面臨著美國市場的封閉出口策略。這些公司曾是美國風電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但現在由于關稅壁壘,它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其市場布局。
美國風電行業對進口的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是葉片、傳動系統和電氣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據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風能相關設備的進口額達到了17億美元,其中41%來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因此,新的貿易關稅措施無疑將對這些國家的出口商構成挑戰,同時也將影響美國本土的風電項目建設和運營成本。
面對這一挑戰,風電制造商和供應鏈參與者正在積極尋求應對策略。利科表示:“供應鏈參與者正在等待塵埃落定,以探索他們的選擇。”預計這些制造商將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減輕關稅的影響,包括重新規劃和重組供應鏈、加強在美國本土的生產能力、以及提高產品價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