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希臘農業光伏領域迎來新進展,本土制造商Brite Solar正式啟用了一座150MW的模塊制造廠,專注于生產用于農業光伏(agriPV)領域的透明模塊。這一舉措標志著希臘在推動可再生能源與農業融合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Brite Solar 將分階段擴大生產規模,目標到 2025 年底生產能力達 20MW 左右,到 2027 年生產能力達 50MW 左右。圖片:Brite Solar。
該制造廠將專注于生產半透明模塊,這些模塊被設計為安裝在植物上方,允許光線穿透以促進植物生長。Brite Solar采用“兩種不同的納米技術涂層”技術,優化了光線通過面板的傳輸效率,從而實現了光能與農業生產的雙贏。據悉,Brite Solar計劃分階段擴大生產規模,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達到約20MW的產能,到2027年則提升至約50MW。此前,西班牙設備制造商Mondragon Assembly已負責完成了該組件制造工廠的建設工作。
Brite Solar已與歐洲多地的農民和大學展開合作,成功在歐洲八個項目中部署了其農業光伏模塊,其中包括希臘本土的兩個項目。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展示了Brite Solar在農業光伏領域的創新實力,也為歐洲太陽能制造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于長期陷入困境的歐洲太陽能制造業而言,Brite Solar的這一舉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歐洲太陽能制造業歷來面臨中國和美國在規模和低成本生產方面的競爭壓力。盡管近期歐盟委員會批準了位于中國巨頭天合光能運營的1.5GW異質結技術(HJT)生產線在西班牙的資金,彰顯了中國在全球和歐洲太陽能制造業中的重要地位,但歐洲制造商仍在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例如,法國能源巨頭EDF Renewables近期關閉了虧損嚴重的太陽能制造子公司Photowatt,而瑞士制造商梅耶博格(Meyer Burger)也經歷了困境,將許多生產設施遷至美國。在此背景下,歐洲制造業的成功更多聚焦于利基應用和專業技術的開發,如瑞典制造商Midsummer提出的薄膜電池制造工廠計劃,以及Brite Solar在農業光伏領域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