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網站一口氣發布4份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終審車輛信息表,以及1份補貼資金預撥審核情況,總審核補貼資金310億。
其中近196億是2015及以前年度、2016年度、2016年度補充、2017年度補充申報的補貼清算終審,可以算是塵埃落定。
另有2017、2018年補貼134億,屬于預撥,最終能不能都拿到手,要看具體推廣車輛的補貼清算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終審被追加取消補貼的企業和原因。
1、終審部分車輛重獲補貼
前4份補貼清算終審車輛信息表中,終審較初審公示,有增有減。比較大的變化是2015及以前年度和2016年。
增加的部分,是一些被專家組核減補貼的車輛經過終審,取消核減。主要原因,可能是初審核準取消的理由,經過終審核查確認并不成立。
比如,在2015年及以前年度中,天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初審中360輛大巴,原本被認為“該批車輛為關聯方閑置車輛,根據地方上報資料實際投入運行年份為2016年,按該年度補貼標準進行核算”,但終審中仍被確定為屬于2015年份,補貼仍照50萬標準發放,而非初審的30萬。比亞迪因此新增7200萬補貼。
再比如,同樣在2015年,天津清源電動車輛有限責任公司的720輛純電動廂式運輸車,初審被判定“電池單體型號、電池生產企業、電池組生產企業與公告不一致”,但終審被確認有效,增加了1700多萬補貼。
2017年度(補充)補貼申報初審和終審,核準取消補貼的原因很多都是:“未接入國家監管平臺”,或者“國家監管平臺累計行駛里程不足2萬公里”。
但終審比初審多確認5914萬元補貼,主要是初審中被判定的車輛,終審中被確認有效。
比如,原本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有3614輛因為未接入平臺或者里程不夠2萬公里被取消,但終審中降到了1443輛。比亞迪因此增加了5914萬補貼。
2、衰減超20%無補貼
終審補貼減少的部分,有兩個在初審沒有被引用的理由,一是“現場核查時企業未提供信息,無法判定其是否符合相關要求”。這一理由占終審核查取消補貼的大部分。
比如珠海廣通汽車有限公司2015年有80輛大巴,都因為“現場核查時企業未提供,無法判定其是否符合相關要求”,終審被取消補貼。2016年,該公司又有13輛大巴因為同樣理由被取消補貼。
另一個新引用的理由是,電量測試衰減超過20%。
2016年,北汽有3輛、中國重汽有1輛、東風有75輛因此終審被取消補貼。
此前,汽車之家、電車匯等媒體曾經報道,傳聞核查補貼將抽檢電量衰減,但《電動汽車觀察家》視野里并未看到明文規定。此次終審車輛信息表確認確有其事。
不過,衰減20%不能拿補貼的,應該只限于運營車輛,在跑完2萬公里里程之后做測試。
網傳的相關信息和圖片
終審也有部分和初審類似原因取消補貼的。
比較慘痛的是奇瑞,2016年,奇瑞汽車終審被核減6411輛,理由是“現場核查車輛儲能裝置型號均與公告參數不一致”。在初審中,這6411輛原本過關,可以取得2.88億的補貼。
2016年度(補充)補貼申報初審和終審沒有變化。
3、離奇原因:被縱火
2015年,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終審中確認了2379萬補貼,比初審2391萬略為減少。新增2輛被核減補貼的車輛。而終審表中顯示的理由居然是:“2輛被縱火,無法核查里程及部分三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