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補貼過渡期的結束,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首次出現負增長。
根據中汽協方面的數據,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4萬輛和8.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9%和4.7%。自2017年1月以來,首次下降。而新能源汽車產銷下滑直接影響到電池裝機量。今年8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共計3.5GWh,同比下降17.1%,環比下降26.4%。經過多年飛速發展的動力電池行業,近年隨著補貼的一步步退坡,不斷洗牌,集中度持續提升。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中心主任紀雪洪向《中國經營報》表示:“這是市場一種正常的、良性的調整,這個過程中將會‘強者恒強,弱者恒弱’。補貼退坡帶來的成本壓力正在傳導,有些企業受到的(僅僅是)價格的沖擊;但對有些企業來講就是‘天塌了’的感覺。整個行業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處于陣痛期,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行業的發展需要經過一個‘純市場化的歷練’,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補貼政策影響
此前,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推動,動力電池產業快速崛起。
“前些年,因電動(汽)車的發展形勢非常好,所以動力電池增長得非???。許多年份增速超過100%,遠高于傳統汽車(方面)的增速。”紀雪洪向《中國經營報》講道。
“過去在政策鼓勵,尤其是高補貼的助力推動之下,動力電池行業蓬勃發展、遍地開花。從上游鋰礦開采、鋰鹽的提取,到電池級鋰的加工生產;再到電池的各個模組,包括電極、電極材料和隔膜。整個發展速度都很快,應該說產業鏈是很完整的。”深圳前海孚威基金董事長劉國宏表示。
產業爆發也孕育出了寧德時代(300750.SZ)和比亞迪(002594.SZ)這樣的明星企業。據高工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裝機量穩居行業前兩位,分別為13.64GWh和7.36GWh,占總電量約45.45%和24.28%。遠遠甩開3~5位的國軒高科(1.76GWh)、力神(0.81GWh)和億緯鋰能(0.56GWh),成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雙寡頭”。
另外,今年以來,動力電池產業鏈中,已有多家公司登陸科創板。如容百科技(688005.SH)、杭可科技(688006.SH)、嘉元科技(688388.SH)、瀚川智能(688022.SH)等。
不過,隨著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放緩,傳導至上游后,二三梯隊的動力電池企業生存狀況持續惡化,接連有裝機量曾位于前十的企業“掉隊”。
在2017年,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特瑪”)還憑借2.41GWh的裝機量名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第三名,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平起平坐。但好景不長,僅僅一年后就“閃崩”,陷入資金鏈斷裂等困境。
業內分析,除經營不善外,沃特瑪的困局同其電池產品的技術路線也有關系。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實際應用中,按照正極材料的類型,可以分為三元材料電池、磷酸鐵鋰、錳酸鋰和鈦酸鋰等;按封裝方式和形狀,可以分為方形電池、圓柱電池和軟包電池等。按正極材料來分,三元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是兩大主流技術路線。
沃特瑪主打磷酸鐵鋰電池,且產品型號較少。磷酸鐵鋰穩定好、壽命長、有成本優勢,但缺點是能量密度一般。對于為何沒有選擇三元技術路線,沃特瑪相關負責人曾解釋,因三元電池所需的鈷元素是極其稀缺的,到市場完全爆發時,對鈷的需求將難以滿足,所以未選擇三元路線。
比亞迪方面人士表示,磷酸鐵鋰電池的特點是穩定性高、安全性好,缺點是比現在主流的三元電池能量密度差一些。
技術路線上同樣劍走偏鋒的,還有曾排名第五,因眾多企業家入股而名聲大噪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銀隆主打鈦酸鋰電池,其質量、安全性能、使用壽命均比較出色,但最大的短板同樣是能量密度低。這就使鈦酸鋰電池大多只應用于公交車或短途客車市場。在這部分市場開拓放緩的同時,去年銀隆也陷入了員工離職、廠區停擺的困境之中。
據了解,前些年,在乘用車補貼與能量密度掛鉤的影響下,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大多轉攻三元電池。寧德時代因此一飛沖天,孚能科技也以三元軟包而著稱,而國軒高科則是少數維持乘用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企業。
今年補貼大幅退坡,也使磷酸鐵鋰電池開始復蘇。財富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發布,乘用車領域取消地方補貼,總體的退坡幅度約為60%~67%??紤]到磷酸鐵鋰的安全性以及長循環性帶來的經濟性,補貼退坡下磷酸鐵鋰需求邊際回暖。
據國金證券7月測算,以400km和250km續航車型為例,磷酸鐵鋰扣除補貼影響后綜合成本比三元分別低5600元和3500元。
業內人士也表示:“補貼退坡將刺激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復蘇。今年6月,退坡過渡期結束,三元鋰電池生產商成本壓力驟升。而磷酸鐵鋰成本、安全性和續航里程優于三元鋰電池,未來磷酸鐵鋰電池有望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除技術路線外,處在“后補貼時代”的動力電池企業,生存環境也發生了變化。財富證券研報表示,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落地后,“行業毛利承壓”。
對于“后補貼時代”,紀雪洪表示:“這是市場一種正常的、良性的調整。這個過程中將會‘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這兩年,整個行業處在一個大整合的時期,市場整合和產業升級的過程正在進行中。這方面政策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導作用。過去整車補貼和鋰電池組件的補貼都有;后來市場化之后,補貼更傾向于高端了,對電池的使用壽命、整車的續航能力等都有了要求。這對整個產業的升級是個很大的帶動。”劉國宏表示。
據了解,或許是受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業績并不樂觀。
作為國內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龍頭,孚能科技的三元軟包電池出貨量和裝機量,近兩年排名均為國內第一。然而,孚能科技近年財務指標并不好看。其自2016、2017連續兩年實現盈利后,從2018年起陷入實際虧損。2018年扣非虧損近2億元,2019上半年扣非虧損2000余萬元。
同病相憐的還有國軒高科。2019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36.07億元,同比上升38.36%。而毛利率為29.51%,遠低于2015~2016年間47%左右的水平,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4.2%。且經營性凈現金流為-2.62 億元,較上年同期銳減87.96%。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國軒高科2019上半年,應收賬款從年初的50.01億元增加至年中的66.58億元。年中存貨為24.07億元,其中產成品16.19億元,意味至少1.5GWh動力電池庫存。
即便寧德時代、比亞迪這樣的頭部企業,毛利水平也出現下降趨勢。如寧德時代,自2016至2018年,毛利率就開始以43.7%、36.29%、32.79%的態勢持續下滑。到今年上半年,降到29.79%。
與此相隨的是,動力電池行業裝車企業數量的減少和集中度的提升。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44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7月份減少3家。自2017年以來,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家數,由2017年2月的28家,增加至當年12月的81家,之后減少至今年前八個月40~50家的水平。
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企業分別占總產量的70.2%、79.1%和90.1%;前兩位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占總產量比重過半。今年8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產量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企業分別占總產量77.9%、85.5%和96.4%。企業產量集中度水平延續近年趨勢,進一步提升。
對此,紀雪洪表示:“補貼退坡帶來的成本壓力在傳導過程中,有些企業技術能力比較強,和客戶的關系比較牢固,受到的(僅僅是)價格的沖擊;但對有些企業來講就是‘天塌了’的感覺。整個行業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處于陣痛期,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需要經過一個‘純市場化的歷練’,才能真正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