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部臺中市海岸約35公里處,將建設一座500MW的海上風電場——風廟1號。該風電場占地面積約99.94平方公里,水深在52米至64米之間。風廟1號海上風電項目旨在增強臺灣的可再生能源供應,并為當地企業提供綠色電力。項目預計于2025年動工,2027年投入運營,并將運行20至25年。DEME將通過其臺灣合資企業CDWE負責33個導管架基礎、銷樁錨固以及海上變電站的運輸和安裝。安裝活動計劃于2026年第一季度開始。CDWE首席執行官Javier Magro表示,此次合...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在京成功舉行。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秘書長秦海巖做了近100分鐘的主題演講,其中,就國內風電行業面臨的內卷式競爭和風機價格問題再次發表了觀點。從2019年搶裝之后,風機價格開始大幅下降,截至2024年,中國風電機組陸上價格降至1400元/kW,海上機組價格降至3000元/kW以下。秦海巖認為,行業內卷不是風電行業所特有的。中國所有的行業產業發展史,從家電到汽車再到光伏,沒有一個不...
Q1:如何展望2025年我國風電行業發展?紀成煒:海風制約因素解除+招標高企,25年風電行業底部反轉或迎估值切換。2024年前三季度風電裝機量略不及預期,行業縮量壓力下產業鏈經營承壓,據2024年三季報,塔筒、海纜、主軸/鋼構、漂浮式海風、變流器等環節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整機環節盈利改善。2024Q3以來海風制約因素陸續解除,國內海風迎來多重催化,行業需求回暖可期;且十四五目標下各省市海風發展目標堅定,看好2025年海風招標與...
臺灣計劃到 2026 年底安裝 8.2 吉瓦海上風電項目和光伏發電項目。環境部已在其新的海上風電項目和太陽能項目改進計劃中設定了目標,旨在加速這兩種能源的部署。經濟部長郭智慧表示,臺灣2024年太陽能發電量將達149.26億千瓦時。能源局報告稱,臺灣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目前為14.22吉瓦,距離2026年20吉瓦的目標還有約6吉瓦的距離。為避免未來的拖延,該部計劃為所有公共建設項目包括海上風電項目和太陽能項目設定明確的季度目標,并每三個月發布...
據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消息,近日,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第 3、4 號風機試驗機位順利建成,單機測試容量最大達 24 兆瓦,居世界第一。據介紹,該基地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是國內首個風電臨海試驗基地。為了填補國內大容量風機檢測缺口、支撐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 年,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于汕頭規劃建設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打造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認證檢測服務平臺與公共試驗平臺。南方電網廣東電網新能源服務中心工程師劉正...
近日,在中核華興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博,中電集團中國區總裁陳濤的見證下,中核華興能源電力工程公司總經理傅春雨與中電集團中國區高級副總裁陳安瀾代表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座談會上,雙方介紹了企業發展歷程、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及未來合作方向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陳濤表示,中核華興作為中核集團重點成員單位,是全球核電建造龍頭企業,擁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資源整合能力。希望雙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以此次簽約...
近日,由中集來福士為荷蘭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新一代自升自航式海上風電安裝船BOREAS號在山東煙臺交付。該船甲板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最大工作水深80米,最大升降能力達5.5萬噸,能夠安裝25兆瓦的海上風機。圖為BOREAS號在煙臺海域進行升降試驗。
在距離海岸60余公里的江蘇鹽城射陽海上風電場,隨著百多米高的大風車轉動,綠電經海底電纜送至陸地,匯入電網。電自海風來。作為能源消費大省,江蘇牢牢把握能源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風電是其中重要一環。近日,《江蘇省2024年度海上風電項目競爭性配置公告》發布,一次性啟動20個海上風電項目的競爭性配置工作,總規模達765萬千瓦,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公告明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此輪海上風電項目競爭性配置中,...
近日,河北省秦皇島市行政審批局正式批復《關于河北建投秦皇島國管海域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核準的批復》,標志著該項目正式獲得建設許可。該項目位于秦皇島市昌黎縣及灤河口東側國管海域,場址中心離岸約85公里。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為194075萬千瓦時。計劃安裝35臺14兆瓦和1臺10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并同步建設220千伏海上升壓站、86千米66千伏集電海纜、2回220千伏海纜(單回長度106千米)等配套設施。此外,還將配套建設1...
2025年1月8日,全球最新一代海上風電安裝船BOREAS項目在煙臺基地正式交付給荷蘭Van Oord公司。BOREAS項目船長176米,寬63米,最大工作水深80米,升降能力達55000噸,甲板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主吊起重能力3310噸,吊臂高155米,可安裝25兆瓦海上風機,各項關鍵指標均領先同類產品。BOREAS項目配備甲醇儲艙及5臺甲醇雙燃料主機,可減少78%以上的碳足跡,并配備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提高能耗效率。作為迄今為止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風電安裝船,B...
2025年1月9日,中國地理位置最北端、氣候條件最嚴寒的黑龍江呼瑪100兆瓦風電項目成功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北京公司在黑龍江區域的首個風力發電項目順利投產,迎來2025年新能源項目開門紅。該項目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瑪鎮南部,年平均氣溫-2℃,積雪覆蓋期長達150余天,結冰期7個月。項目建設了20臺單機容量5兆瓦的風電機組,塔筒高度160米,葉片長度93米,采用耐低溫、抗覆冰的風機機型。預計年發電量可達2.3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7.7...
2025年1月7日,運達股份湛江風電總裝百萬千瓦智能制造中心首臺機組下線暨投產儀式成功舉辦,標志著湛江地區迎來了首家風電制造企業。湛江作為廣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集中式陸上風電并網規模位居全省首位,電力供應體系正向新能源轉型。該中心的投產將助力湛江地區風電裝備的高效生產和質量提升,推動新能源產業生態的進一步完善和壯大。湛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牟治平,湛江市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郭雄,遂溪縣縣委書記駱華慶、縣長劉...
2025年1月7日14時,長慶油田首臺5兆瓦大型風力發電機在采油五廠沙*風電場順利完成裝機。這標志著長慶油田在綠色轉型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未來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積累了寶貴經驗。該風力發電機功率輸出為5兆瓦,每小時在理想工況下能發電5000度。其建設過程歷時一年,面對工序銜接、大件運輸、協調組織、冬季施工和風險管控等多重挑戰,專班工作人員付出了巨大努力,從高標準筑基到全方位檢測,力求將項目打造成標桿...
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海上風電項目用海管理的通知,對海上風電項目空間布局、節約集約、用海審批、生態用海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近年來,隨著中國海上風電快速發展,用海規模不斷擴大,近岸海域可開發利用資源趨于飽和,不同行業用海矛盾日益加劇,新的用海問題也不斷顯現。現有相關政策已難以滿足實際用海管理需求,亟須進行修訂完善,從國家層面出臺指導性政策進一步規范海上風電項目用海管理。自然資源部海域海島管理司相關...
隨著風電技術的進步,風電場運營者正尋求通過設備升級來提高發電效率。有風電場考慮僅通過加長風機葉片來進一步提升發電量,但這一做法的可行性并不簡單。雖然增加葉片長度理論上可以捕捉更多風能,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首先,葉尖速比失衡會導致氣動效率下降,減少發電量。其次,更長的葉片可能增加氣流分離風險,削弱升力、增加阻力,降低整體氣動性能。此外,尾流效應加劇和機械載荷增加也會降低風輪的整體效能,增加成本。同時,控制系...
中國風電新聞,風電,風電新聞,風電資訊,風力發電站,風電場,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