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北京市財政局舉辦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培訓班上獲悉,在前三批PPP示范項目落地率穩步提升的背景下,財政部即將推出第四批PPP示范項目。此外,在經過系統梳理和評估之后,一系列的政策完善工作也將啟動。
打造行業精品與改革示范區
在培訓班上,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董德剛以“PPP模式與財政改革”為主題,對財政部推廣PPP的背景和主要做法、政策框架和財政管理要求、當前PPP工作成效和面臨的挑戰以及當前形勢和下一步工作思路進行了詳細介紹。
董德剛表示,財政部將進一步加強市場環境建設,推出第四批示范項目,打造行業精品與改革示范區,并將嚴格執行PPP項目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加強項目全過程信息公開,引導市場規范發展。
財政部PPP示范項目已上升為國家級示范項目,在其引領之下,PPP項目的規范和標桿作用日益凸顯。在第四批PPP示范項目即將啟動評選之時,社會各界對于前三批示范項目的落地情況也愈加關注。
財政部已推出了三批共745個、計劃總投資規模1.95萬億元的PPP示范項目,涉及幾乎所有公共服務領域。從財政部PPP中心發布的數據來看,前三批PPP示范項目的落地率持續提高,落地周期不斷縮短。
截至去年年末,第一、二、三批示范項目落地率分別為100%、62.4%、42.9%。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共計11260個、總投資規模13.5萬億元,其中已有1351個項目落地,項目投資額2.2萬億元,與2016年年初293個項目落地、項目投資額4146億元相比,落地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均增長4倍多。項目平均落地周期從13.5個月,縮短至12.8個月,落地周期縮短近1個月。僅2016年當年就新增落地項目1058個,新增項目投資額1.8萬億元,當年完成投資超過6000億元。
在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落地率”的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數據同樣值得關注。
財政部PPP中心此前披露了有關PPP項目開展物有所值評價的相關數據。根據對335個示范項目物有所值評價數據的統計,平均每個項目節約3.8億元政府投資,PPP模式與傳統投融資模式相比,在節省政府投入,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方面的優勢明顯。
董德剛表示,財政部一直致力于將示范項目打造成真正經得起考驗的“樣板”和“標桿”。為此,還建立了對示范項目的跟蹤指導、對口聯系、動態調整機制,持續對示范項目實行嵌入式、全流程管理,確保示范項目規范實施。
從北京市的情況來看,目前有11個項目列入財政部示范項目,其中10個項目已落地,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興延高速等項目已成為行業領域內采用PPP的重要參考案例,初步具備了模式能復制、經驗能推廣、程序能借鑒的擴散效應。
截至2016年年底,北京市納入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的項目達89個,計劃總投資2440億元,已落地PPP項目有38個,落地率達58.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北京市的PPP項目呈現出數量精、規模大、落地率高、可持續性強等特點。
政策進入完善期
在快速發展了3年之后,2017年被業界公認為是PPP的“規范年”,也是PPP相關政策的“完善年”。
據了解,財政部金融司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在通過對各地具體項目的調研,對3年來財政部發布的PPP相關政策文件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以便為下一步政策的修訂完善提供參考。
日前,在通州水環境治理項目現場,北京市財政局協調組織項目相關各方悉數到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團對項目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并對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為下一步做好政策效果評估工作積累了寶貴的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