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剛走進位于合川區草街街道的西部農民返鄉創業園合川示范點(簡稱“農創園”)污水處理廠大門,便聞到陣陣花香,宛如走進了公園。這一投資7000余萬元的工程實現了財政“零投入”。近年來,合川區為解決項目建設“錢緊”的問題,在公共領域項目建設中積極探索PPP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PPP模式中的第一個‘P’代表政府,第二個‘P’代表社會資本,而第三個‘P’則代表政府與社會資本的緊密合作。”合川區政府項目評審中心副主任王海峰介紹,以農創園污水處理廠項目為例,財信環保集團投資70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主干管網約6公里,項目建成后,該集團享有30年運營期,政府對其運營實施監管。
在王海峰看來,PPP模式既能充分發揮企業籌融資優勢,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又可大大激發社會資本在公共領域的投資活力,“把建設、經營等具體事項交給專業的企業團隊去做,政府只負責監管,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
“農創園污水處理廠項目于2014年8月開工建設,2016年12月建成投產,這樣的速度源于PPP模式的推動。”農創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高慧說,目前,處理廠一期工程可日處理污水2萬噸,二期工程建成后將達到日處理污水7.5萬噸的能力。
合川區自身財力有限,為防范債務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區委區政府摒棄了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資拉動發展模式,嚴格控制年度舉債規模,除必要的民生保障和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外,其他具備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條件的項目盡量采用PPP模式實施。
就在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16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表揚激勵的通報》,合川區因“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成效明顯、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而獲表揚。
截至目前,合川區正在按照PPP模式推進的項目共34個,總投資約500億元,涉及鐵路、高速公路、商貿物流、污水處理、城市供水等多個領域。其中,渠江提水、渭沱綜合物流園等16個項目已確定社會投資人,總協議金額約3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