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3月末,按照財政部相關要求審核納入項目庫的項目,共12287個,累計投資額14.6萬億元,其中,已簽約落地項目1729個,投資額2.9萬億元。中國自2014年開始推動PPP改革,經過三年多實踐,PPP政策框架基本成形,項目實施初見成效。
5月18日,財政部、中央財經大學和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PPP良好實踐”國際研討會暨“中央財經大學PPP治理研究院”成立大會召開。財政部PPP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金融司司長孫曉霞表示,我國PPP改革,是一次體制機制變革,重塑了政府、市場、公眾、多元治理關系。
孫曉霞說,在政府層面,PPP改革是一項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創新,有利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經濟層面,PPP改革是一項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市場需求為輔的機制變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公共服務層面,PPP改革是一種創新的公共服務供給管理模式,通過放寬市場準入、釋放社會活力,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實踐表明,符合中國實際的PPP發展道路正在形成。
目前,國內PPP項目覆蓋包括,市政工程、林業、城鎮綜合開發、旅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19個行業,覆蓋范圍廣泛,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介紹。
在全國個大省份中,入庫項目排名前三的是貴州、山東(含青島)和新疆,分別為1805個、1132個、1050個,合計占入庫項目總數的32.4%。
按入庫項目投資額排序,貴州、山東(含青島)、云南居前三名,分別為16195億元、12468億元、11037億元。
焦小平表示,雖然國內PPP市場,或許有一些水份,就把這些水份拋掉,從數量上、質量上中國都是全球最大的PPP市場。
此外,焦小平提到,做到商業可行對PPP來說是必須的。過去認為PPP是單個的項目,比如流域治理過程中,上游、中游如何治理,如果做一個單一環節,不具有規模經濟。如果把上游、中游、下游,以及中上游的產業結合起來,它就把本身項目產生的效應拉入經濟效益。可以把肥肉瘦肉都放到一起,作為一個整體商業模式。
針對下一步改革方向,焦小平認為要促發展與防風險并重,堅決制止“偽PPP”,以PPP進行政府兜底的融資,必須制止住;完善制度體系,夯實基礎設施;逐步擴大全面實施范圍;提高服務能力,優化市場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