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發布第46期CEP的調查結果。中國經濟的景氣指數從5.88上升至7.14,而美國、歐元區經濟指數分別有不同程度下降。
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教授當日表示,本次調查中國經濟景氣指數相比于上月有所上升。他指出,中國結構性調整政策起到很好的穩增長作用;雖然去杠桿政策和日益趨緊的金融監管對房地產產生利空影響,但國內PPP項目投資的擴大和對外“一帶一路”的倡議,使經濟有回暖的態勢。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一種融資和項目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合作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孫立堅指出:“美國大金融就業不如預期好,加上美聯儲如期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調升到1%至1.25%的水平,這使得市場對未來美國經濟復蘇的期待受到影響。”他同時表示,英國脫歐、歐洲進入大選時期以及難民對德國政治帶來不確定因素,因此本期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持負面態度。”
CEP(ChinaEconomicPanel)由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攜手德國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定期共同發布。CEP項目依托于復旦大學,對活躍在中國金融界、實業界和學術界的國內外專家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指標包括宏觀經濟形勢、利率、匯率、通脹率、進出口、FDI、房地產、股市以及實體行業營收情況等,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將專家的意見匯總,形成未來3個月至1年的經濟預測指數。
根據本期調查結果,未來3個月中國的通脹率為1.30%,未來一年的通脹率為1.64%。孫立堅指出:“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出政府PPP項目的國內投資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海外投資驅動物價效應。”
本期調查顯示,金融機構的景氣指數全線上揚。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業景氣指數與5月調查結果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商業銀行收入景氣指數從11.76上升到14.29、投資銀行收入景氣指數從23.53上升到28.57、保險業景氣收入景氣指數從35.29上升到50.00。孫立堅認為:“由于金融去杠桿強化監管接近尾聲,加上穩增長的政策利好使得整個金融機構的業務收入有所復蘇。無論是PPP項目投資貸款、國企改革重組并購、保險業務創新增長等使得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的營業收入預期有所增長。”
據悉,6月經濟景氣指數增長幅度較大的為重慶和深圳。孫立堅認為,PPP調整對重慶的影響、電子商務驅動深圳發展的效應尤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