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31號至6月2號,李克強總理出訪了德國、比利時,參加了中德總理年度會晤和第十九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短短3天,行程滿滿,收獲更是滿滿,總理的效率真是“杠杠的”。這么一大堆成果,可都是這次總理訪歐帶來的,趕緊看看里面啥驚喜!
總理此次訪問,在中歐領導人會晤、中歐工商峰會等多個場合發聲,要求歐盟切實履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條約,針對貿易不公平制定有關新規則時也要遵循WTO原則。
有小伙伴問啥意思?
原來,2001年簽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時第15條規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數據的做法應當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因為,“替代國”做法讓中國企業遭受不公正待遇。
但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國家始終拒絕履行這一承諾。
如今,隨著中德兩國總理在柏林的年度會晤,默克爾公開表態,德國支持歐盟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條約義務。
第十九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后,歐盟方面也表示正在修訂相關法律,將采取非歧視性的、符合世貿規則的做法。
至此,這一不公平的“替代國”做法終于有望被打破。
克強總理一直心系中小企業,多次為中小企業站臺。這次出訪,他在演講中好幾次強調要強化中小企業合作,還特意參加了中歐中小企業合作對接會。總理說,要為中歐雙方中小企業,特別是成長型企業的創新和敬業精神點贊。
不光點贊,總理還給咱們中小企業爭取了這些機會:
◆ 中德雙方共同支持兩國中小企業合作;
◆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設立中德中小企業專項貸款二期;
◆ 支持中歐雙方搭建普惠、互利的融通合作平臺;
◆ 中國政府支持本國金融機構加快發展普惠金融,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融資便利和支持。
“三方合作是中德創新合作的重要方向!”總理在“中德論壇-共塑創新”發表演講時表示。
啥是“三方合作”?
許多國家處于工業化初期,需要裝備和生產線,中國處在工業化中期,擁有優勢富裕產能,德國、比利時等發達國家處于后工業階段,有先進技術和裝備。三方合作,可以惠及各方,實現國際產能深度對接。
舉個“栗子”:
中車集團與西門子公司聯袂生產的地鐵機車,出口到了美國、巴西等國,就是三方合作。
推進三方合作,中德決定這么做:
◆ 支持中德兩國企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
◆ 中德雙方積極評價在阿富汗開展的聯合培養礦業人才的三方合作項目,同意總結有益經驗,推廣合作模式;
◆ 中德同意積極探討在非洲開展三方合作。
總理還給想去德國和歐洲交流、旅游的小伙伴們,爭取到了這些“貼身”相關的福利:
◆ 中德雙方同意按照對等互惠原則,通過友好磋商制定實習生交流計劃;
◆ 中德就擴大航權安排、相互承認駕照開啟商談,爭取盡快做出互惠安排;
◆ 中歐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中歐便利人員往來和移民對話及其路線圖實施;
◆ 中歐將致力于簡化雙方所有持非外交護照人員短期相互往來的簽證手續;
◆ 辦好2018年“中國-歐盟旅游年”,提升中歐雙方人民旅行和旅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