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防衛省透露,此次試驗由美軍主導,美軍宙斯盾驅逐艦在夏威夷群島外海發射一枚日美合作開發的標準SM3-Block2A艦空導彈,成功擊落一枚靶彈。這一新型導彈曾于前年6月和12月,在美國加州進行地上發射試驗,這次是首次在海上試驗,并獲得成功。《產經新聞》稱,和過去相比,新SM3導彈提高了推動力。日本新聞網稱,這型新標準導彈是日本針對“西南有事”準備的重要武器,海上自衛隊計劃于2021年起在宙斯盾艦上換裝這種導彈。
美國導彈防御局局長詹姆斯·敘林說,此次測試是美日合作研發標準SM3導彈的“里程碑事件”,該導彈對美日兩國十分重要,將最終提高美日防御“世界日益嚴重的彈道導彈威脅”的能力。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表示,“從朝鮮導彈的情況來看,日美共同提高導彈迎擊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英國科技新聞網站“theregister”5日諷刺說,五角大樓的反導攔截導彈測試已經失敗了許多次,但也有成功的時候,比如在4日成功發射的標準SM3-2A導彈。和以前測試反導攔截試驗失敗的處理方式不同,五角大樓此次興高采烈地將測試視頻上傳到其網站上。
不過據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主筆比爾·格茨介紹,作為一種成熟設計,標準SM3在迄今超過15次實彈攔截試驗中,90%獲得成功。這型導彈由宙斯盾戰艦攜帶,隨時能進入高危險水域就近攔截,其射高超過250千米,射程超過160公里。
1998年,朝鮮試射大浦洞-1彈道導彈,彈體飛越日本上空,1999年日本與美國達成協議正式加入標準SM3系列的研制計劃。據統計,美國在這型導彈上的投資超過20億美元,日本的投資約為10億美元。讓日本頗為得意的是,美國人很欣賞標準SM3身上的“日本器官”,甚至把這型導彈叫作“標準三太郎”,積極在北約盟國推廣。目前在羅馬尼亞德韋塞盧反導基地就部署了該型導彈,名為“防范伊朗威脅”,實為抵消俄羅斯戰略火箭兵的作戰效能。而在2013年3月,波蘭國防部長訪問日本時,公開向時任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表達了購買標準SM3導彈的意愿,“用于保護首都華沙免遭俄羅斯導彈的威脅”。
據日本報道,SM3-Block2A導彈是借著加裝的火箭引擎,把彈頭送到大氣層邊緣,也就是離地表大約200多公里的高度,再由彈頭上的小型火箭調整方向、瞄準來襲的敵方導彈并予以摧毀,相對速度是音速的好幾倍。“預計在2020年之前就可以部署,防范朝鮮可能的導彈攻擊。”
盡管日本口口聲聲說,最新的艦載反導試驗“針對朝鮮”,但比爾·格茨認為,“2008年生產的標準SM3已具備高超的攔截中近程彈道導彈能力以及有限的攔截洲際導彈能力,而2015年及其以后生產的標準SM3導彈強化了對中遠程及洲際導彈的攔截能力。因此,外界普遍相信美日標準SM3導彈技術合作絕不簡單針對朝鮮,而是別的未指明國家。”
據軍事專家介紹,當初日本與美國共同開發導彈防御系統,其假想敵就不僅包括朝鮮的“飛毛腿”、“勞動1號”、大浦洞-1系列,還包括中國東風-11、東風-21等中近程戰術彈道導彈。
按照美國標準的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建設規劃,以標準SM3為主的海軍戰區廣域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陸軍的末段高空防御系統(“薩德”)及“愛國者”PAC-3戰區低層反導系統形成銜接,共同構成“反導隔離墻”。一名北京的軍事問題專家6日對《環球時報》說,新標準是防洲際彈道導彈的,“愛國者”是戰術戰役的,“薩德”是戰區型的,這樣一來中國周邊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各具特色的導彈防御體系,遠中近、高中低,戰術戰役和戰略都有。列裝之后將極大改變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格局,使戰略力量對比更有利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