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在京召開,藍皮書副總編、數量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介紹稱,今年經濟增速下降的兩個方面原因,從需求面來說,主要是因為外需增速的顯著下降;而從供給面來看,主要是因為潛在增長率的下移。
李雪松表示,受歐債危機與經濟世界增速放緩的影響,2012年我國出口的增速顯著回落,國內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增多。中央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積極應對,主動調整,正確處理了穩增長、調結構、管預期的關系。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了預調和微調的力度,著力擴大內需,穩定外需,經濟運行已經顯現了觸底回升的跡象。
對此,李雪松簡要介紹今年經濟增速下降的兩個方面原因:首先,從需求面來說,主要是因為外需增速的顯著下降。因為今年我們內需投資與消費的實際增速均高于去年的水平,所以這個經濟增速的下降從需求面來說,主要是因為外需增速的顯著下降。
同時,內需的另外一部分消費,盡管今年1-10月份消費名義增速14.1%,低于去年全年17.1%的水平,但是今年前10個月消費實際增速11.8%,高于去年全年11.7%的水平。所以從這個指標來看,主要是因為外需的顯著下降,而投資消費,盡管名義增速下降了,因為今年投資品價格指數和消費品價格指數顯著下降了,但是實際投資和消費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它的實際增速將高于去年的水平,這是今年經濟增速下降的第一個原因,從需求面來講。
其次,李雪松認為,從供給面來看,主要是因為潛在增長率的下移。今年在外貿增速顯著下降的情況下,國內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沒有出現2008年底2000多萬農民工返鄉的局面。今年前10個月,城鎮新增就業崗位1123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的125%。因此,從就業來看,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農民工返鄉和大規模失業的局面,說明當前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可能已經從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年均10%左右下降到“十二五”期間年均8%左右的水平。這是從供給面來看,經濟增速雖然下降,但是對就業沒有造成很大的問題,表明我們潛在增長率的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