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即將結束,上市公司年報工作即將上馬,而監管層也逐步加強對年報的監管。證監會昨日首次向媒體通報2011年年報監管工作情況,其中7家公司被立案。而且財務會計事項為年報問題的重災區。
有市場分析認為,包括年報在內財務造假或數據瑕疵一直備受詬病,也希望監管層強化財務監管,讓投資者能獲得真實的經營數據。
財務造假備受關注
從銀廣夏,到綠大地,再到萬福生科,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造假近幾年屢屢見之于報端。而證監會昨日首次對外披露的年報監督情況顯示,有7家上市公司因年報問題而被立案調查。實際上,今年以來,兩大交易所也頻頻向上市公司發出關注函,就財報提出質疑。這也意味著,未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成本越來越高。
據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截至2012年4月30日,滬深交易所2403家上市公司全部按期披露了2011年年報,證監會年報監管工作加大了現場檢查的力度,共對434家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8%。目前,已經督促上市公司對所發現問題進行整改的完成率為70%。另外,有7家上市公司因為2011年年報監管審核中發現的問題被證監會正式立案,主要是信息披露的問題,目前均處于調查階段。而2010年通過年報監管發現問題被立案的公司為2家。
會計事項成監管重點
根據證監會通報,上市公司業務多元化發展衍生出新的、復雜的會計處理問題,導致財務會計事項成為2011年年報監管比重最大的問題,達27%,同比上升了3個百分點。證監會表示,自2013年開始計劃采取分階段對外通報,以提高上市公司監管透明度。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從年報監管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意識明顯增強,公司治理水平有所提升;信息披露質量逐步提高,透明度增強;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規范運作基礎進一步夯實;回報股東意識增強,投資者合法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
但與過去相比,上市公司三會運作問題仍較突出,占比24%,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隨著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全面實施和要求的提高,內控問題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達18%;信息披露要求更加細致,監管更加嚴格,信批問題上升2個百分點,達14%;內幕信息管理問題占比7%,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募集資金和獨立性問題比重不變,分別為5%和2%。
部分中介機構存污點
由于A股公司IPO要進入資本市場都需要保薦機構等多個機構“合作”。因此,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暴露出來為的問題,也折射出部分中介機構工作存在瑕疵。根據證監會通報,目前中介主要存在兩大污點。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稱,從年報監管的總體情況來看,中介機構基本能夠按照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做到勤勉盡責,但仍有部分中介機構存在執業質量不高的問題。一方面,年審機構執業質量有待提高,如內部控制測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保薦機構工作不到位,比如對上市公司持續督導工作支持力度不夠,公司上市前的盡職調查存在瑕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