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這是12月6日在荷蘭鹿特丹拍攝的中國花燈展。當天,中國花燈展在荷蘭鹿特丹拉開帷幕。本次花燈展共包括35組造型各異、生動活潑的主題燈飾,是在歐洲舉辦的最大規模的中國花燈展之一。據悉,本次花燈展將一直持續到明年2月中旬。
美國輿論
釋放強烈改革信號
中國政府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
本報紐約電記者張偉報道:美國主流媒體認為,中國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迄今為止最強烈的經濟改革信號,中國的首要經濟任務是調整經濟結構,明年將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減少對出口和資本密集型國有企業投資的依賴。
此間輿論指出,中國政府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中國的經濟政策目標相當明確,要把經濟增長維持在當前水平,不會允許所謂的“硬著陸”發生。這次會議重申了當前的宏觀經濟立場,以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高盛資產管理部主席吉姆·奧尼爾表示,他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中國最新的宏觀經濟和金融數據非常正面,中國經濟已經實現“軟著陸”,今年的GDP增長率將在7.5%至8.5%之間,并為明年的經濟增長奠定基礎。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將會繼續推進改革。
此間輿論指出,雖然中國到明年兩會期間才會公布明年的GDP增長目標,但是市場分析人士多認為中國明年將繼續保持7.5%的經濟增速。如果將7.5%設定為2013年的增長目標,意味著中國政府更傾向于愿意容忍短期內更慢的增長來調整其經濟結構,為未來的增長奠定更為扎實基礎。
美國的企業高管正密切關注中國的經濟走勢。世界最大的建筑和礦山機械制造商卡特彼勒總裁道格拉斯·歐博赫曼表示,由于中國政府推進城鎮化建設,該公司明年將有更好的增長前景。
日本媒體
政策重心轉向內需
會議提出的方針表明,未來中國經濟的工作重點將放在擴大消費和消除產能過剩等結構改革上
本報東京電記者鮑顯銘報道:為期兩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到日本各大媒體的高度重視,被認為是決定今后10年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會議。日本共同社和日本《每日新聞》等媒體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中國將繼續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方針。
日本《讀賣新聞》認為,此次會議確定的2013年經濟政策的基本方針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展現出中國將“致力于經濟結構改革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鮮明姿態”。具體地說,就是推進技術創新,積極擴大內需,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地區,實現城鎮化,并將此定位為一項“歷史任務”和擴大內需的重點項目。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中國新領導層制定的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的方針,鮮明地顯示出將政策重心放在擴大消費和消除產能過剩等結構改革上。該報分析稱,中國當前最優先課題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穩定增長。中國之所以改變發展軌道,是因為以往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已經達到極限。如果不推進擴大消費和培育新興產業等改革,就很難確保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而要實現到2020年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這10年間GDP增速的最低標準是7%。為此,會議提出通過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和稅制改革來縮小地區和收入差距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德國媒體
繼續推進改革開放
中國將穩定出口,加強進口,堅持奉行適度的貨幣政策和偏向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便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靈活性
本報柏林12月17日電記者魏愛苗報道:德國《商報》今天以“中國將加強進口”為題報道了剛剛在北京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商報》的關注點是中國將繼續奉行改革和開放的政策。它援引新華社的報道稱,2013年中國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經濟改革,促進開放。中國將“穩定出口,加強進口”。報道稱,明年中國將堅持奉行適度的貨幣政策和偏向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便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靈活性。經濟專家要求對中國經濟結構進行大膽改革,相對于出口和投資,要更加注重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此外還要適當減少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也是該報報道的重點之一。報道指出,在2012年之前中國已經連續7年將經濟增長目標確定在8%。由于歐債危機和世界經濟疲軟,中國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調低到7.5%。預計中國政府將把明年經濟增長的目標維持在7.5%。中國明年的“挑戰依然是外貿”。全球經濟明年不可能有根本好轉,7.5%的增長目標對歐洲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對于滿足中國數億人口的就業來說卻是必須的。
德國《世界報》在線等新聞媒體也對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行了報道。
歐盟專家
有助世界經濟平衡
中國在城鎮化發展中可以借鑒歐洲的經驗,歐洲也將能夠在與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合作中尋找到巨大商機
本報布魯塞爾電記者嚴恒元報道:歐盟有關專家認為,16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這是歐盟所希望的,必將有助于世界經濟的再平衡。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僅對周邊鄰國產生重大影響,也必然會對包括歐洲在內的整個世界產生重大影響。中國過去經濟增長所依靠的三大有利因素(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本和出口需求旺盛)的作用正在逐步減退甚至會消失。
歐洲之友政策部主任莎達等專家特別關注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城鎮化發展戰略。他們指出,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城鎮化戰略的重視。城鎮化將會成為中國實現現代化的主要引擎。中國目前有超過50%的人口居住在城鎮,城鎮經濟是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推進城鎮經濟發展來刺激國內消費需求,從而實現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這是切實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歐盟是工業化、城市化走在全球前列的經濟體,目前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70%。歐盟在探索后工業化階段城市發展的經驗和能力都處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在綠色城市、低碳環保、生態發展等方面,已經成為世界的榜樣。歐盟愿意向中國的城鎮化發展提供經驗和技術支持,歐中在城鎮化領域的合作將是一種互利合作。中國可以借鑒歐洲的城鎮化經驗來提高中國城鎮化的質量,歐洲在幫助中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也可以找到巨大的商機。[page]
新加坡各界
改革依然任重道遠
中長期來看,中國仍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快速推進之中,將會釋放出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
本報新加坡電記者陶杰報道:新加坡媒體高度關注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視其為判斷中國當前經濟形勢以及未來一年宏觀經濟政策走向的風向標。
新加坡《聯合早報》連續兩天都用大幅版面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情況。該報認為,過去10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中國目前亟需調整和改變現行的發展模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早報》認為,中國實際上早已開始著手將經濟增長的重心由出口轉向擴大內需,但要完成這一轉變,中國仍有許多細致的調整有待完善。
記者采訪的新加坡當地幾位經濟界人士均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連續7個季度放緩,雖然回落幅度正在收窄,但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中國經濟。他們認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提升到中心位置,而不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這對中國經濟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陳抗教授在“中國下階段經濟改革挑戰研討會暨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2012年秋季預測發布會”上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仍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快速推進之中,將會釋放出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而中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比較大,產業的梯度轉移及中西部地區的后發優勢將會創造出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
法國媒體
追求有質量的增長
中國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增長正在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更加健康
本報巴黎電記者胡博峰報道: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參與度不斷提高。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來年經濟決策和部署已不僅是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政策的定位。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和增長能否延續等問題都在切實影響著歐洲經濟的復蘇腳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引發了此間的廣泛解讀。
法國當地媒體近日撰文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變化,未來經濟增速或將進一步放緩,但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風險。文章特別指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的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和挑戰,也由此引發了國內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但是,目前對中國來說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這得益于中國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穩定和提振市場的措施。
瑞士信貸的布克曼博士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更加健康。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下行風險不斷加劇的背景下,美歐分別受“財政懸崖”和歐債危機掣肘,中國將充當世界經濟“中流砥柱”的角色。
另外,此間分析人士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確定的2013年一系列經濟調控預期指標,認為這關系來年中國經濟增長能否持續,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又與歐洲經濟的復蘇休戚相關。
英國媒體
經濟政策保持穩定
中國保持經濟政策穩定性,意在深化改革支撐長期發展的同時,預留抵御全球風險的回旋余地
本報倫敦電記者王傳寶報道:英國《金融時報》16日發表評論指出,于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未來一年的經濟工作作出了整體規劃,盡管會議文件文字樸實,語不驚人,但這次會議對中國經濟發展將起到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文章指出,會議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經濟工作上的要求和任務,其中包括推進城鎮化、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和擴大內需等。會議還確定維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變。
英國廣播公司16日報道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看作中國高層討論國內以及世界經濟形勢的平臺。此次為期2天的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后的首次決策會議,在全球經濟局勢不定、中國也面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會議內容備受各界關注。英國廣播公司援引中國官方媒體報道說,中國領導人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
英國路透社16日報道稱,中國在2013年將保持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在深化改革以支撐長期增長的同時,預留抵御全球風險的回旋余地。
非洲工商界
非洲經濟長期獲益
中國將擴大從非洲的進口,加強對非洲投資,更多人前往非洲旅游,這些都有利于非洲經濟發展
本報約翰內斯堡電記者馬海亮報道: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后,非洲中華總商會會長王龍水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南非以及非洲的工商界普遍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因為中國經濟政策調整的影響力已經輻射到包括非洲經濟在內的整個世界經濟。
非洲工商界人士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有3個方面對非洲經濟很有利。首先,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發揮進口對結構調整的支持作用和擴大對外投資,對非洲國家明年的經濟增長十分有利。在傳統發達國家從非洲進口減少和對非洲投資下降的趨勢下,中國從非洲的進口和對非洲的投資保持增長趨勢,給非洲工商界帶來了信心。
其次,推進城鎮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擴大內需對非洲擴大出口和發展旅游業很有利。十八大已經提出了收入倍增的目標,中國百姓收入的增加將至少產生兩個效應,一是國內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必然帶動消費品的進口增長;二是帶動出國旅游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最近兩年多來,南非旅游市場出現西方游客量下降趨勢,中國游客呈大幅增長趨勢。2012年上半年中國赴南非游客超過6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68%。收入提高將使更多中國游客赴非洲旅游,推動非洲旅游業的大發展。
最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的堅持改革、擴大開放政策信息,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允許摸著石頭過河,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改革和創新將有新的更大步伐。這對探索擴大和深化中非經濟合作十分有利。
韓國各界
GDP目標正在淡化
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推動公共投資,積極推進城鎮化,這將使中國經濟迎來新的增長契機
本報首爾電記者楊明報道: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到韓國各界的高度關注。韓國認為,本次會議是習近平出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后召開的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中可以預見未來10年中國經濟政策的方向。
韓媒分析,借力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經濟及中國股市的回升態勢將更加明顯;中國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推動公共投資,積極推進城鎮化,這將使中國經濟迎來新的增長契機。
韓國中國政經文化研究院理事長李映周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會議中淡化GDP增長目標而強調“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說明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很好地把握了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看到了以往中國經濟過度追求發展速度帶來的副作用。為實現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解決新問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這比單純追求經濟增長數值更重要。在談到中國經濟前景時,他指出,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或將影響中國經濟,不過,由于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城鎮化等政策的施行,中國明年的經濟發展還是很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