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什么?過去城鎮化的經驗教訓能給今天帶來哪些啟示?改革能否幫助中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厲以寧、林毅夫、陳錫文和李毅中等經濟學者指點發展中的“高危因素”,把脈“中國陷阱”。
最大風險仍然是金融
“2013年的經濟形勢是穩中有進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表示,今后的經濟增長不可能像過去的雙位數增長,但能夠完成今年的7.5%-8%的增長率。
厲以寧表示,7%左右到8%的經濟增速已進入常態。“什么是中國最大的風險?我認為最大的風險仍然是金融。”厲以寧說,金融風險來自于我國經濟增長總是依賴投資的拉動。如果新的城鎮化再走老路,全國一窩蜂式地花錢、蓋樓,就會產生包括銀行貸款在內的大量債務。
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關心的產能過剩問題也涉及金融風險。他說,重復建設就需要淘汰落后產能,但這會造成很多危害,首先帶來的問題就是企業效益低下,支撐建設的貸款會出現風險。
李毅中坦言,部分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是個不爭的事實。業界認為,一般開工率在75%以下就屬于嚴重過剩,但我國的鋼鐵、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業的開工率都不足75%,更嚴重的是,光伏電池開工率僅57%,多晶硅僅35%。
“所以我們必須注意,增長要有效率。”厲以寧說,如果投資過剩、產能過剩,增長沒有效率,那么如何來償還大量的貸款?地方政府的壓力如何化解?
厲以寧擔心這些風險容易促成金融危機。一個銀行倒了就拖垮一批銀行,一家企業陷入債務危機就斷了一整條資金鏈,造成大量企業之間相互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