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4月1日專電 根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的數據,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已是連續第6個月保持在50%以上。除個別指數外,主要分項指數均現回升。
分析人士認為,3月份的PMI指數向市場傳遞出經濟面溫和回升的信號,但目前企業經營仍處于“去庫存”階段,二季度我國宏觀政策應保持中性。
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份PMI指數達到50.2%后,已連續6個月在50%的枯榮線上方,而3月份PMI更是達到6個月的最高值,較2月份的50.1%繼續反彈。
“3月新訂單、生產量、就業分項都在回升且絕對值高于總指數,說明經濟溫和回升態勢不變。”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
中金公司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也認為,較前兩月,3月份我國制造業迎來節后生產旺季,企業重新擴大生產和投資,造業擴張動力明顯反彈。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份PMI分項指數中,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5%,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原材料庫存量在大幅減少,顯示出在微觀層面企業生產經營仍處于“去庫存”的收縮階段。對于目前的宏觀政策走向,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仍存不確定性,二季度我國宏觀政策宜保持中性。
“3月份原材料庫存指數的下探,顯示出‘去庫存’加速的態勢。”魯政委認為,二季度宏觀政策宜繼續維持中性,放松或收緊都不合適。
交通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唐建偉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處于回升通道但基礎尚不穩固,尚未到加息的時機;同時在經濟穩步向好、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的背景下,進一步降息也已無必要。唐建偉認為,二季度我國基準利率保持基本穩定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