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會同科技部等八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日前獲得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未來20年能源、生命等7個科學領域將是重大科技設施發展的主要方向。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規模、技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都已邁上新臺階,但仍存總體規模偏小、數量偏少、學科布局系統性不夠、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體制機制亟待健全等問題,未來20年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工程技術等7個科學領域成為重大科技設施發展的主要方向。
這位負責人指出,《規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部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長期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提出“十二五”時期,在我國科技發展急需、具有相對優勢和科技突破先兆顯現的領域中,優先安排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考慮到當前科技和產業發展正孕育著新的突破,未來發展會不斷產生新的需求,今后擬以五年為期對《規劃》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