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瘦儒雅的遠光軟件副董事長、總裁黃建元笑稱,過去近30年,他“只做了一件事”——服務電力行業。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黃建元曾任職華中電管局動能經濟研究所、珠海電力工業局,后與董事長陳利浩一起創立了珠海遠光新紀元軟件公司(遠光軟件的前身)。當時,公司面向電力行業提供財務管理軟件,黃建元是三個主要研發人之一。1998年,遠光軟件公司正式成立。一路走來,黃建元從一名軟件開發工程師成長為公司總裁,全面負責公司運營。
經過10多年發展,在電力財務軟件領域,遠光軟件牢牢掌控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然而,從2012年開始,專注做一件事的黃建元,手上有了三張新牌:拓展電力行業外集團管理軟件市場、捕捉新服務商機、轉型“云和大數據”。
案例復制的新商機
年年兩位數的增長!
遠光軟件自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后,公司營業額和利潤率每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即便在2012年幾大管理軟件企業業績遭遇滑鐵盧,遠光軟件的營業額仍同比增長21%,凈利潤同比增長36%。
黃建元總結公司多年保持增長的核心秘訣是——專注和專業相互交集的成果。扎根電力行業30年的他,相信專注的力量。
黃建元與外部機構交流時,經常提及“遠光有2600多名員工以及35個分支機構服務于電力行業”。要知道,無論國際或國內軟件企業,在中國電力行業管理系統上能傾注這么多人財物資源的,無人能出其右。
也因為此,遠光積累了深厚的電力企業客戶關系,擁有多個電力行業專有業務管理軟件產品。黃建元稱這些是公司最寶貴的。
電力行業的一個明顯特征是集團化管理。遠光長期為具有集團化管理模式的行業服務,已經深入掌握了它的管理特點。從財務系統角度,電力行業的大集團上下要做到“一本帳”,實現此目標非常不容易。以四川省電力公司為例,擁有下屬單位幾百家,這些單位業務范圍涵蓋電力、施工、制造等多個領域,具有業務型態多元化、層級單位鏈條多、業務數據龐大等特點。而在國家電網公司,類似這樣規模的省級電力公司有26個。
2008年,國家電網公司集團化管理項目“SG186”工程的財務管控系統建設“花落”遠光。“國家電網公司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專門聘請咨詢公司,調研、總結了大量管理需求。遠光也專門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公司董事長陳利浩任組長,根據這些需求全力開發集團化的財務管理系統。” 黃建元回憶說。
與國家電網公司的這次合作成為遠光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經過幾年并肩作戰,遠光掌握了集團化管理系統的精髓,收益頗多。
現在,遠光正在尋找電力行業以外的新機會——主要是把電力行業集團化管理的應用經驗,復制到其他大型集團企業。2012年年初,遠光組建了兩個團隊,“一南一北”拓展這一市場。 不久之前,遠光一位員工在微博透露:“遠光攜手中國鹽業啟動風險管控項目,踏出行業外市場又迎來新轉折點!”這條微博受到了關注。
“機會挺多。”黃建元信心滿滿地說,“很多大型央企的集團化管理模式有相似之處,一些企業集團化管理方面的建設剛剛起步,這給遠光帶來了拓展市場的新機遇。
軟件即服務
“服務好。”一提到遠光,電力企業客戶給記者的第一個反應基本都是異口同聲。
遠光怎么做服務?
每年年底,遠光一個專門為客戶編制管理報表的部門忙的不亦樂乎。原來,國家電網公司在財務決算時,除滿足國家會計制度“三張表”要求之外,還有超過100張的管理報表,而且根據管理要求不同,這些報表內容每年都需要進行調整,數據量大且雜。此外,年底的會計檔案資料整理、對賬等工作客戶也希望遠光協助。于是,遠光產生了為客戶提供這類延伸到客戶日常工作中的服務產品。
這樣的服務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例如,一個省電力公司下屬幾百家企業,他們在編制報表過程中,要收集、審核、匯總下屬企業的信息,遠光為此專門開發了報表編報軟件,協助催報、審核等各種工作。
“遠光的服務已從早期的運行維護,拓展到定制開發、信息集成、日常業務服務、數據質量治理等方方面面。” 黃建元說,“與客戶貼得越近,可做的事情就越多”。
最近幾年,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到一定階段、積累了大量數據后,電力企業紛紛對數據質量、分析提出考核要求。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分別在2011年和2012年提出該項管理需求。遠光也因此開展了數據質量治理這項新服務。
自建私有云
電力行業天生就有“云和大數據”的需求。
電網業務覆蓋到天涯海角,以市一級供電局為例,其客戶數量有上百萬戶,海量電費數據管理成為管理難題。所以,“云和大數據”是電力信息化手段的必然方向。
黃建元介紹,國家電網公司已重點投入建設“云和大數據”平臺。“遠光需要跟上客戶的腳步,克服眾多困難。”黃建元坦言,“云被各方廣泛談論,但現在市場上真正成型、可用的東西還不多,需要遠光自己投入摸索。” 這是20多年前涉足管理軟件業的遠光遇到的新挑戰。目前遠光正在自建私有云平臺。黃建元稱,“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建立遠光私有云隊伍,推出云的解決方案。公司計劃明年為小型客戶提供私有云服務。”
黃建元進一步說明,在云技術的三層架構中,一直做應用的遠光,除了要掌握最上一層的軟件即服務層SaaS外,也要掌握基礎底層技術,即涉及基礎硬件的IaaS和涉及操作系統管理的PaaS。只有掌握這些復雜的底層技術,應用才能更好地部署到云中去。
為此,遠光專門成立了平臺開發部,目前有三四十人負責開發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新一代管理系統開發平臺。
時下,遠光也正利用大數據技術開發適合國家電網公司一級部署的軟件系統。2013年,遠光將完成該產品的研發,實現產品在三個網省公司的試點,并于2014年進行全國推廣。
黃建元還向記者透露,在移動互聯方面,公司專門成立了移動應用軟件部,目前正研發三個產品:一是財務管控系統的移動審核、移動統計數據、移動處理的業務系統;二是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民意征集調查為一體,為社會提供便捷的移動平臺溝通與服務平臺;三是推出基于移動互聯的應急管理系統,將首先應用于珠海市應急辦。
從黃建元手上這三張新牌的進度來看,也許3年后,遠光將與今天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