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日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13年全球增長仍將處在略高于3%的疲弱水平,與2012年相同。這一增長速度低于今年4月份該組織所發《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的預測,原因在于幾個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國內需求明顯減弱,增長明顯減緩,以及歐元區的持續衰退。全球經濟增長過去的風險依然存在,而新的風險已經顯現。
IMF在報告中指出,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下滑可能持續更長時間,特別是由于潛在增長可能下降,信貸出現減緩;如果美國貨幣刺激措施退出的預期導致資本流動逆轉,那么金融市場可能顯著趨緊。要實現更為強勁的增長,需要采取更多政策行動。具體而言,主要發達經濟體應維持支持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搭配,同時制定旨在實現中期債務可持續性的計劃,并通過改革恢復資產負債表和信貸渠道。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需要在以下兩方面作出權衡取舍:一是支持疲弱的經濟活動,二是控制資本外流。同時,謹慎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有助于緩解這兩方面的矛盾。
IMF認為,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市場波動今年5月和6月份再度加劇。在發達經濟體,長期利率和金融市場波動的程度已經上升。歐元區邊緣國家的主權利差在持續縮小了一段時間后,再次擴大。新興市場經濟體普遍受到最沉重打擊,因為近期發達經濟體利率上升,以及資產價格波動性增強,加上新興經濟體的國內需求減弱,因此出現了資本外流、股價下跌、本地收益率上升、貨幣貶值現象。
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13年的略高于3%恢復到2014年的3.75%,這兩年的增長都比2013年4月份的預測低0.25個百分點。其中,美國的增長將從2013年的1.75%加快到2014年的2.75%。歐元區2013年仍將處于衰退狀態,經濟活動將收縮0.5%以上,2014年增長率將上升到略低于1%,弱于先前的預測。日本2013年的平均增長率將為2%,2014年將減緩到1.25%左右。
報告預測,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13年將增長5%,2014年將增長約5.5%,速度有所放慢,比2013年4月份的預測低0.25個百分點左右。中國2013年—2014年的增長平均將為7.75%,這兩年的增長率比2013年4月份的預測分別低0.25個和0.5個百分點。“金磚五國”中的幾個國家經濟增長預期也被下調,幅度在0.25個—0.75個百分點之間。
IMF認為,全球經濟前景依然面臨著顯著的下行風險。盡管發達經濟體當前面臨的尾部風險已經減弱,但仍需進一步采取措施控制這些風險。其中,美國應及時提高債務上限,歐元區應繼續盡最大努力緩解和逆轉金融市場分割的情況。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持續下滑的風險已經增大,原因是新興市場經濟體長期面臨國內產能約束,信貸增長減緩,以及外部需求疲弱。報告認為,增長前景的減弱和新出現的風險給全球經濟增長和就業以及再平衡帶來了新的挑戰,各國的政策制定者需加大努力確保強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