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作為一個整體,放權跡象明顯;在內部縱向關系上,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的職權將按照一定的規則重新配置;在內部橫向關系上,職權可能會向更為集中化方向發展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行政權力的自我約束,以及職權在不同層級和部門之間如何配置,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改革深化能否取得成功。
十八大以來,決策層多次表態,全面深化改革,一個重要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
新一屆中央政府組建后,即以諸多審批權的取消和下放為突破口,使簡政放權成為外界看到的本屆政府推進改革的一項標志性的大事。作為一個整體,政府權力的邊界和管理范圍在不斷收縮中清晰起來。
10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工商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成立企業的資金準入限制基本取消,為本屆政府簡政放權又添新注腳。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在未來的簡政放權改革中,短期內施行的措施可能包括,繼續推進取消與下放審批權,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改革商會、行業、科技、時尚等領域的社會團體管理制度,以及逐步建立各行業的準入制度等。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對記者表示,建立各行業的準入制度是一項最為徹底的改革。因為有了公開和量化的標準后,誰能進就按標準來,這樣一來,“政府部門的尋租空間將大大縮小”。
他說,由于這項舉措將對部分政府部門的權力削弱的程度很大,因此能在多大程度上切實推行,他還不敢做出過于樂觀的結論。
放權的大趨勢并不意味著政府在所有領域的職權都將削弱,某些方面的政府缺位問題必將得到重視。比如,記者從接近決策層的人士處了解到,未來政府將在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與基礎性制度建設上發揮更大作用,并加強依法行政建設。
其中,加強宏觀管理主要落在國家發改委身上,國家發改委的職能將從重審批轉向宏觀經濟趨勢、政策的研判和全局性事項的規劃上。
基礎性制度建設則可能包括加強政府機構職能配置與運行的法制化,促進政務誠信制度建設,以及推行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等。
在政府權力內部的縱向關系上,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的職權將按照一定的規則重新配置,且不限于單向流動。一部分權力將從中央下放到地方,正在進行中的審批權下放管理層級,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轉移支付,便是向地方放權。
另有職權將從地方劃歸中央。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人士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下一步將首先按照央地各自公共服務職能的定位,劃分清楚事權,然后按照事權定財力。
據記者了解,目前對劃歸中央事權中具有較多共識的,包括養老保險統籌、食品藥品監管等,另有一些觀點則指向了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國土規劃等。有的研究報告,把司法體系等領域也列入其中。
是否有能力執行事權,則是下一步的問題。
財政部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日表示,不同地區財力水平不均衡,要使各地都有財力履行職權,需要有轉移支付的保證。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政府政策與公共管理系教授文國學對記者表示,政府機構的設置也要和事權匹配。未來能否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公共服務與產品的需求配置機構與公務人員,是事權調整能否到位的重要因素。
政府職權的橫向配置方面,一直存在同類職權分割在多個部門的問題,甚至“九龍治水”,相互掣肘。
大部制等改革釋放出的種種信號表明,部門間職權將會向更為集中化的方向發展。
本輪國務院機構調整中,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成立,以及國家海洋局、國家能源局的重新組建可視為對這一趨勢的說明。
記者從接近決策層的人士處了解到,雖然對多部門進行重組,但本屆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目標還不是精簡政府部門規模,更重要的指向是轉變政府職能,期望通過部門和職能的重組,集中權力、明確責任,改變多頭管理的狀況,令政府管理更加有效。未來,部分領域隨著時勢改變還可能更進一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