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陜西西咸新區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發揮西咸新區周邊能源資源富集和交通便捷的優勢,構建以能源交易為主體的金融體系,建設大西北重要的能源金融中心。在國家戰略的指導下,西咸新區設立能源金融貿易中心,出臺我國首個針對能源金融的投資優惠政策。這將是一個掛鉤陜西能源開發和西咸新區開發建設,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能源金融交易的重要平臺。
5月23日第18屆西洽會暨首屆絲博會開幕當天,“西咸新區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中心金融企業專題座談會”隆重舉行。座談會上,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軍代表西咸新區發布了能源金融貿易中心園區針對金融、能源、貿易企業提供的三大類共二十六條優惠政策。這是西咸新區管委會針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出臺的首個園區投資優惠政策,也是全國各類行政區以及開發區針對絲綢之路建設出臺的首個投資優惠政策,同時也是全國首個針對能源金融的投資優惠政策。
磁力一:中國首個針對能源、金融、貿易的優惠政策
這是西咸新區出臺的首個園區優惠政策,直接服務于能源、金融、貿易企業,讓政策有了具體的目標。有別于科技金融、貿易金融,這是我國首個針對能源交易金融出臺的優惠政策,依托國家級西咸新區,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
陜西周邊省份資源富集,西安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一個區域中心城市,其區位優勢顯而易見,非常適合建設能源交易平臺。“特別是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而言,如果能夠在這里打造能源交易中心和結算中心,可以打破石油美元的壟斷,在能源貿易中實現人民幣結算,也有益于人民幣走向國際化。與此同時,這里可以成為貿易平臺,構建離岸人民幣回流機制,購買中國的農副產品和陜西的裝備制造業制成品,使貨物實現雙向流動,既提高了區域經濟的外向度,又促進了國際收支平衡。這是西咸新區作為絲路經濟帶重要支點的戰略意義。”
西咸新區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中心園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面對石油貿易的國際壟斷,西咸新區的能源金融中心試圖以搭建煤炭交易平臺為突破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和消耗國。但是目前煤炭交易因產地不同、品質也相差很大,煤炭品種繁多,煤炭交易完全地方化、割據化。陜煤是全國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而陜西的煤炭產量是全國第三,陜西的產煤量和煤企足夠影響煤炭市場。我們希望能夠整合煤炭交易市場,在這里搭建電子化交易平臺。”這位負責人說。
為了加速能源、金融、貿易機構在西咸新區聚集,依據《國務院西部開發辦關于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意見的通知》、《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西咸新區發展的若干政策》和《西咸新區投資優惠政策》,出臺此次優惠政策。
總則第六條明確提出:對于知名度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投資力度強和利稅貢獻大的項目,特別是世界500強、中國100強、行業50強企業、能源企業總部、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和經貿類龍頭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給予重點支持。
此次出臺的優惠政策在總則的基礎上,分別針對這三類機構的不同需求,分門別類地制定了詳盡的優惠政策,涵蓋了落戶獎勵、稅收返還、房屋土地優惠、人才獎勵、專項資金配套、財政補貼等多個方面,深入到實際操作的每個細節,為政策落地提供了保障。
磁力二:先行先試給予最惠國待遇
面向絲路經濟帶建設,是這個優惠政策特點之一。這個優惠政策不僅面向省內的能源、金融、貿易企業,更將范圍擴大到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在總則第一條就提出:凡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園區設立國別或區域辦事處及商務代表處,園區按機構級別、規模提供免費“拎包入住”式辦公場所,免租期5年。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總則里,第三條明確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否為WTO(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園區給予其投資者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和自由貿易待遇。其原產地商品進入西咸新區滿足以下條件的均享受進口關稅減免待遇,園區代繳關稅:(一)商品完全當地生產;(二)當地原材料價值占商品貨值超過50%的;(三)非當地原材料,但由當地加工制成的商品,加工值占商品貨值超過50%的。
“按照國務院對西咸新區先行先試的要求,我們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政策性的嘗試。”這位負責人解釋說。繼2014年1月份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西咸新區為國家級新區后,《西咸新區總體方案》也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方案明確了支持新區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賦予西咸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先行先試權,支持西咸新區在城鄉社會管理、行政管理體制、科技資源統籌等方面先行先試。國家有關財稅、土地、生態、服務業等政策試點,優先考慮放在西咸新區。
作為一個區級園區,能源金融貿易中心原本不具備給予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自由貿易待遇的權利。“為了加速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支點,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無論是不是WTO的成員,我們都給予其投資者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和自由貿易待遇,即在具體的貿易中給予實際優惠。比如說,不能享受我國最惠國待遇關稅的企業在這里投資,我們將給予其最惠國待遇關稅,免去的關稅由園區為企業補齊。”這位負責人解釋說。
這是自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來,全國各類行政區以及開發區針對絲綢之路建設出臺的首個投資優惠政策,也是西咸新區在國家和陜西省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先行先試發展方式的一個具體行動。
磁力三:稅收市區兩級減免
所有的優惠政策中,稅費減免都是重頭戲。而在此次西咸新區出臺的園區優惠政策上,西咸新區大力度的稅費減免也讓人刮目相看。
總則第五條標明:凡能源、金融貿易類央企、大型國有企業總部和跨國公司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入駐園區,享有以下優惠: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高管人員(以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定標準為依據)十年內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園區以專項資金獎勵形式,從專項資金中全額列支。優惠提供人才公寓、安居房、商品房等生活配套用房。
“對企業減免15%的所得稅,是目前西咸新區所能減免的最大幅度。稅收一般分為四個層級,比如說一個稅種,60%要上繳國家,20%上繳省級,10%上繳市級,剩下的10%留在區級。一般的稅收優惠政策是哪級制定,就減免哪一級。而在西咸新區的這個優惠政策里,我們把西咸新區所留的市一級的10%和園辦所留的區一級的10%全部為企業優惠減免。一個文件里含了兩級的稅收減免,這在陜西是第一家。下一步,我們還將爭取將省級的稅收也納入到優惠政策中,目前正在另文請示上報省政府。”這位負責人說。
除此以外,和面向絲路沿線國家的優惠政策一樣,總則第四條也規定,凡經國家批準的各類交易平臺、結算中心等入駐園區,按機構規模提供免費“拎包入住”式辦公場所,免租期5年。
能源、金融類企業往往也是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為了吸引人才,除了常見的對高級人才的安家補貼、未成年子女、家屬的照顧以外,西咸新區對高管人員的個稅獎勵則有望使這里形成人才聚集的洼地。眾所周知能源、金融類企業高管大都屬于高收入階層,西咸新區將個稅中屬于西咸新區和園區的地方留成部分以專項資金的方式獎勵給高管個人,無疑對個人來說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未來,西咸新區還將進一步研究出臺各類相關政策,推動園區發展,做好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中心這個平臺,完成國家賦予西咸新區的任務,真正發揮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支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