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從工業、投資到用電量,8月中國的實體經濟主要指標大部分出現回落。在8月份的數據中,下跌較為明顯的是工業增加值增速。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9%的同比增速比7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創下了2009年年初以來的最低值。鋼鐵、水泥、汽車日均產量的同比增幅已分別深度下滑到2.4%、3.0%和3.1%。只有有色金屬和乙烯的生產恢復勢頭仍在持續。由于制造業產品的下滑,用電量指標在8月份一改上升勢頭,出現了2.2%的負增長,也證實實體經濟的深度調整并沒有停止。
數據一出,就有宏觀經濟研究人員使用“驚嘆號”表達震驚。此前的9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告8月份CPI漲幅回落至2%,遠低于市場預期,創下近4個月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8月的PMI環比出現0.6個百分點的下降,非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則下跌到50,創下2009年5月以來的新低,進口同比下降2.4%,內需“吃緊”再度引發市場關注。
而盡管最新的宏觀、金融數據顯示經濟依然疲弱,但是A股走勢似乎沒有受到負面影響。以往即使出現這種情況,一般也是由于貨幣“大放水”帶來的刺激。而金融數據顯示,8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12.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7個和1.9個百分點;8月社會融資規模比上月多683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6267億元。控制總量、定向寬松的政策基調并未改變。如何來分析市場的投資邏輯發生的改變?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銀河期貨宏觀經濟研究員趙先衛對此做詳細解讀。
經濟之聲:進入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頻潑冷水,投資放緩、內需低迷已經成為市場共識。而基于天氣狀況變化和統計基數等原因,8月經濟數據回落總體應該說是符合大家預期的,但這么大的回落幅度是不是也值得警惕?
趙先衛:的確是的。應該說它整個數據回落是符合大家預期的,但沒有想到它整個回落的幅度比較大。除了工業增加值之外,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其實整個速度也是放緩的。
最近幾個月以來,我們的貨幣政策包括定向寬松的政策實際上是在實施的,經濟數據如果持續回落的話,應該會引發市場擔憂,就是說我們目前整個政策到底有沒有效果,這種經濟下滑的勢頭能不能夠止得住,這是市場比較關心的。
經濟之聲:未來經濟數據短期內我們能看到一個低點,還是說這種勢頭有可能還會繼續下去?
趙先衛:很有可能這種勢頭還會繼續延續下去。因為我們整個政策刺激效果在逐漸減弱,而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看起來并沒有足夠強勢到能夠扭轉傳統行業下滑所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
經濟之聲:在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指出:“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面對經濟數據的疲軟,我們應該怎么理解總理這段話的內涵?
趙先衛:第一個,目前整體上包括我們管理層對于中國經濟目前的定調就是轉型,從整體而言,整個經濟增速肯定是逐步往下落的。
第二,包括我們的工業增加值,包括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甚至包括我們的用電量等這些指標,更多表現的是我們的第二產業。以往我們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最大的是來源于我們的第二產業,在目前我們整個經濟轉型的情況下,實際上我們也要弱化第二產業,尤其是我們的投資,我們的工業對于我們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在整個轉型背景下,在整體經濟增速逐步回落的過程中,首先,傳統的拉動經濟增長比重比較大的行業肯定是回落的。另外一些行業,比如預期性的行業,比如互聯網、文化娛樂、旅游等行業實際上整個經營情況還是不錯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行業性差別比較多,只不過我們現在把眼光更多的集中在傳統的行業。另外一點,事實上我們新興的行業在發展,但新興行業在發展起來的過程當中,不足以彌補我們傳統行業回落對于整個經濟下滑的力量。
經濟之聲:與經濟數據走勢相反,A股“逆勢”上漲使得市場的投資邏輯發生了深刻改變,淡化增長、突出改革,已經取代了以往的資金推動,開始真正成為A股的“強邏輯”。您認為這種邏輯在經濟下行壓力沒有明顯減輕的環境中是不是能夠繼續主導市場?
趙先衛:應該還是淡化整體,突出局部這樣一種行情,但是有一點,資金推動永遠是整個市場往上漲,包括一些個股能夠往上漲的最主要力量,只不過目前整個市場的投資格局已經出現了重個股、輕指數,重中小板、輕大盤的這么一個格局,而且在這個格局背后,實際上就是在淡化我們整個經濟增長的影響,而突出了一部分行業、一部分領域、一部分個股等改革方面的力量支撐市場的熱點。
經濟之聲:談到資金推動,現在也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方面從國家的政策層面來講,不可能推出大量的寬松政策,所以大家會擔憂市場的流動性。但另外一方面,在疲弱的經濟數據面前,市場又出現連續上漲的行情。也有人把它歸結為,因為場外的資金非常多,但現在又沒有去處,所以涌進了資本市場。
趙先衛:場外的資金應該不是非常多,實際上對于整個市場而言,相比于2013年,整個2014年的整體資金面要比2013年寬松,我們今年整體市場是寬松的,貨幣層面是寬松的,但這個寬松不是說這些資金往所有的板塊,所有的項目,所有的產業去投資,而是有目的性的挑一些比較好的行業投資。在這個時候,整個投資,包括整個資金的選擇方向都是非常有差異化的,所有的產業、所有的項目都是有目的性,有選擇性的在進入。接下來市場應該呈現出結構性的特點,呈現出差異化,重個股輕指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