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全面完成項目核準制度改革,實現投資項目網上并聯核準,同時構建起縱橫聯動、協同監管的新機制。”在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8日舉行的2015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作出上述表示。
多重前置審批將成歷史
“項目核準只需要辦理一道手續,但在核準之前,要辦理的前置事項大概有30多個,涉及20個部門,這樣帶來的結果一定是效率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說。
這樣的情形有望成為歷史。針對審批環節過多、設置不盡合理、周期過長、透明度低等問題,國務院發布的《精簡審批事項規范中介服務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并聯核準制度的工作方案》明確提出,清理前置審批需堅持“五個一律”。
羅國三表示,發改委、中編辦已經提前向有關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在2014年底以前對正在實施的前置審批及中介服務進行清理。目前,各個部門已將清理的結果報到了發改委和中編辦。
企業投資審批多部門同時辦
隨著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并聯”核準制度推進,企業投資審批將由過去的多部門逐個辦理變為多部門同時辦理,此舉將極大縮短審批時間。
“按照項目核準制度改革‘精簡審批事項、網上并聯辦理、強化協同監管’的總體要求,我們將依托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加快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羅國三表示,這一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在橫向上將聯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行業管理等部門,縱向上貫通各級政府,實現投資項目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在線并聯審批、縱橫協同監管。
據悉,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將具備項目身份標識、項目信息在線報告、信息服務、政策發布以及電子監察等5大功能。羅國三介紹說,通過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可生成唯一的項目代碼,作為整個項目建設周期的身份標識。平臺支持建立企業和中介機構信用檔案,有關信息將依法向社會公開并納入國家統一的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并可接受實時查詢、全程跟蹤、及時預警和責任追究。
坊間傳聞數據不準確
針對坊間“今年七大類基礎設施投資超7萬億元”的傳聞,羅國三回應,這一數據并不準確,因為項目進展及統計口徑的不同,講總投資并無實際意義,而且它跟2008年的“4萬億元”沒有關系,甚至存在本質上的區別。
“事實上,這個總投資數字根本無法統計,因為有的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有的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建設任務要落實到具體項目還需要分解,不同地方和不同地形條件的建設成本不同,在沒有完全分解到具體項目的情況下,這個總投資是計算不出來的。”羅國三說。
羅國三表示,7大工程包不是新增大量財政投入來強刺激,而是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投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