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召開2015年經濟形勢座談會近日在京召開。與會專家認為2014年的世界經濟發展總體發展穩定,但世界經濟出現的新特點。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認為,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發展穩定增長,但是增速速差縮小;就業形勢總體有所改善;物價水平總體上穩中有降;各國貿易與投資平穩發展;公共債務總體可控。
在穩定發展的2014年世界經濟中也出現一些新特點:
第一、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出現了分化。主要是美國退出了量寬,日本和歐洲繼續加大他們的量寬力度,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主要國家的政策分歧導致一系列可能出現的匯率波動,2014年日元兌美元貶值近15%,歐元兌美元貶值近20%。主要國家的匯率波動、資產價格波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
第二、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進入中高速增長周期。主要原因在于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五大周期同時結束即:信貸周期結束,投資周期結束,美國開始退出,美元升息預期下滑,還有商品周期結束,很多國家靠出口能源資源產品,現在出口一直處在下降周期。還有改革周期,改革紅利基本用盡,新一輪改革要開始。
第三、國際貿易進入低速增長通道。國際貿易進入低速增長通道。去年只有3.1%,前年也是3%左右。主要原因在于二戰后,從1950年到2006年,全球的經濟增長速度都低于貿易增長速度,特別是1989年-2006年的17年貿易增長速度是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3倍,歷史上很少見。2007年以來,貿易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到現在進入一個新常態。主要原因是和經濟增速放緩有關,還有全球多變、雙邊自由化談判進展不是很大,最終還是全球價值鏈的確立,1989年-2006年全球的價值鏈確立以后,不可能再有大的貿易進展。
第四、油價暴跌。石油價格暴跌是去年的一件大事,原因很多,供求是基本原因,供求是有變化,供給增加,需求由于經濟增速放緩增速也放慢,但總體來講,供求變化不是特別大。所以要解釋油價暴跌的真正原因在于以下幾方面:首先,能源交易過度金融化。現在石油產品的買賣50%以上都在期貨市場,都是對沖基金在做。真正的需求量和交易量差幾十倍。是金融產品在操作,所以對匯率、利率、美元的價值高度敏感,投機性非常強;其次是地緣政治的原因,大國博弈,俄羅斯、伊朗;再次則是產油國之間的博弈,美國和沙特聯手,包括打壓替代能源等等。整體來講,石油價格的暴跌是多重因素引起的,主要是供求。每桶油價下跌10美元意味著全球GDP的0.5%從石油輸出國轉移到石油進口國。
第五、全球債務持續上升。全球債務持續上升與經濟復蘇相關。全球的債務2001年160%,2009年200%,2013年215%,美國私人債務開始上升,我們看到美國的經濟增長,可能也是和它的家庭、私人部門的杠桿率上升連在一起。
張宇燕認為,在2014年世界經濟原本復雜的情況之下,去年西方制裁俄羅斯的諸多行為使得國際政治經濟的關系更為復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