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左右”引發部分海外輿論擔憂,但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增速的這種“七”上“八”下“一點也不可怕”,而且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是好事。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知名經濟專家譚雅玲9日表示:“雖然GDP增速下來了,但是總量和人均GDP都上去了。”
自2010年一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節節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增速跌破8%后一直在8%以下徘徊,2014年全年增長7.4%,增長進入了“新常態”。
譚雅玲認為,判斷經濟發展不應僅看發展速度一個指標。
中國經濟在總量和人均GDP上都在持續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最終核實數據,2012年中國經濟總量為51.9萬億元,而2014年經濟總量超63萬億元。2012年中國人均GDP為6100美元,而2014年已達7485美元。
她表示,如果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與世界不均等的話,風險將加大,過快的增長會帶來一些泡沫和隱患。而且“我們現在面臨的屏障是怎么使自己的發展變成一個質量型、技術型的發展。”
談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譚雅玲表示傳統產業仍有巨大潛力可挖。“中國雖然是制造業大國,但缺乏制造業品牌。制造業大國如果能轉變成制造業品牌將激發更大發展潛力。”
無獨有偶,全國政協委員、知名經濟學者林毅夫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辦的“中國經濟專題”講座中也認為:“中國從2008年起有20年年均增長8%的潛力。”
但是,林毅夫表示這個表述不能“斷章取義”甚至“斷字取義”--不能漏掉“潛力”字眼,也不宜忽略“2008年起”。
他說,未來增長的決定因素在于要素投入的增加--特別是資本要素,技術進步,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制度的完善。
短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仍然豐富。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在產業升級、基礎設施、環境工程和城市化等方面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仍然很多。而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投資資源相對豐富。政府的財政狀況好,包括地方投資平臺在內的政府負債只占GDP的40%,外資儲備多,且中國民間的儲蓄高。
為了例證中國的后發優勢,林毅夫拿一組數據做了對比。據他研究,2008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是美國的21%。這相當于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中國臺灣1975年、韓國1977年的水平。上述東亞經濟體在那個發展水平上分別維持了20年年均9.2%,8.6%,8.3%和7.6%的增長速度。
林毅夫說,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增長的模式和其他東亞經濟體相同。“中國從2008年起有20年年均增長8%的潛力。”
這個潛力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果能有效地挖掘出來,他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至少達到美國的50%,而由于中國人口大致是美國的四倍,屆時,中國經濟規模可為美國的兩倍。
他說,中國的改革發展的許多現象不能用現有的主流理論來解釋,這也是為什么外國主流經濟學界對中國的改革發展的預測一再錯誤,“中國崩潰論”、“唱衰中國”等論調一再破產的原因。
中國調低增長預期是為了更好的增長質量。正如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間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
林毅夫同時表示,“潛力”并不意味著實際增長。中國經濟還面臨著國際、國內諸多挑戰。
據他判斷,外部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現在發達國家有可能陷入迷失的10年甚至20年,中國在發展中還會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以及國際治理的重構。
內部可能阻撓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腐敗、收入差距和城鄉差距、資源與環境方面的挑戰,此外,教育、技術和創新能力以及法律和體制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拖經濟發展的后腿。
然而,通觀全局,林毅夫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感到樂觀,認為中國人有智慧解決發展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