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財政部數據,2014年中國國企營業總收入約4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增幅不及2013年的一半;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4%,增幅比2013年回落2.5個百分點。煤炭、化工等行業利潤明顯下降,有色行業處于虧損狀態。
《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5》認為,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國有企業低效率的問題會再次顯現,一些國有企業極有可能會重新陷入經營困境。
這意味著,2015年,中國企業極有可能再現“最困難”時期。
國企瓶頸: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挑戰
春寒料峭,凍殺年少。對于這樣的陰冷季節多數中國企業似乎也無法應對。
《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5》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及改革的深入推進,國企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真正來自市場競爭的挑戰。
而對企業來說,這一切早已開始。但問題是,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疲軟,眾多國企開始認識到,這才是它們深陷危機的重要成因。尤其是煤炭企業,面對國家對煤炭在能源比例上的緊縮,其發展將面臨更多困難。
根據同煤集團某礦宣傳部高通(化名)的回憶,2014年,國家繼續縮小煤炭在能源中所占比例,近年來,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逐步從71%下降為不到66%,年均下降幅度為1%左右。
“按說,年均下降1個百分點,幾乎不影響煤炭企業的發展。”高通說,“但事實上,煤炭市場下行,眾多煤企只能依靠以量補價維持正常運營。”
“2014年,秦皇島港口存煤曾達到800萬噸,于是,去年煤炭的價格和市場需求掉入冰點。”他感嘆。
他告訴記者,如果按照400元/噸的保本價計算,2014年,大同左云縣一些煤礦坑口煤甚至不到300元/噸,這意味著每賣一噸煤便賠100多元。
2015年伊始,市場需求仍顯低迷,對于煤企來說,遇到發展困難是意料中的事。
高通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從某種程度來說國企的發展已然遇到瓶頸,這個阻礙不僅僅是市場的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覺悟。
春節期間,懷仁中能蘆子溝煤業弋孝對記者感嘆,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煤炭企業要想走出困境,僅僅依靠自救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總的來說,煤炭企業已進入“多事之秋”。
“企業轉型不僅要依靠政府的幫扶和金融政策的支撐,也需要企業順應潮流,突破原來的經營模式,謀求轉型,而這恰恰是國企發展的最大障礙。”他說。
而《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5》亦預警說,在全球經濟格局開始重大調整的關鍵階段,如果國有資本管理體制改革不能獲得實質性進展,壟斷行業、投融資體制改革不能跟進配套,國企不能及時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不僅重化工業領域的國企將進退失據,甚至分布在一般競爭性領域乃至金融領域的國企,都可能在若干年后重陷困境”。
民企困境:舊商業模式阻礙創新突破
根據有關數據的統計,中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壽命不到3年,這與歐美和日本相差近10倍。
山西中小企業聯合會鄭彤云坦承,我國中小企業管理理念不清晰,財務不健全以及企業信息化程度低都是造成企業生命值低下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業多是勞動密集型,工作效率較低。”山西一家服裝企業的財務負責人李中生告訴記者。
“企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管理,其中包括企業文化和用人理念。”他說,這恰恰是中小企業的短板。
李中生告訴記者,比如數字化管理,其旨在降低企業管理成本,精簡人員,以增加企業競爭力。
“但問題是,企業負責人只注重市場銷售,管理仍然采用夫妻檔式的管理。”李中生感到很無奈。
問題似乎很嚴重。在李中生的眼里,中小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是一系列的,但最大的短板在于固守原來的商業模式,缺乏創新突破,這無疑是中小企業迷失在魔方中的致命因素。
“服裝一旦出現滯銷,企業負責人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毫無對策。”他說,一波又一波的危機是個痛苦的輪回,不突破企業就無法發展,甚至可能破產。
崔女士是原浙江金華一家生產箱包的企業負責人,她表示,除上述問題之外,企業財務混亂、信息化程度低亦是她離開箱包行業的重要原因。
“2009年,企業剛起步時,每月銷售額能達到20余萬元,產品甚至出口到歐美和韓國。”她說,但在企業規模急速擴張的同時,管理上的先天不足便表現出來,以至于后期企業負債經營,最終陷入資金鏈斷裂的窘境。
“2015年,中國中小企業將繼續面臨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勞動力成本節節攀升、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土地供應日趨緊張、環保成本進一步加大等諸多挑戰。”鄭彤云說,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發展所遇到的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如何應對是擺在它們面前最難啃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