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創新,創新再創新,(《中國制造2025》的主要目的是)縮短在高端領域與國際的差距。”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在3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中國制造2025》將于近期正式印發。
這份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頂層設計將突出先進制造和高端裝備,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等10領域作為發展重點,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經歷了近3年時間制定而成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被視為“用三個10年完成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第一個10年路線圖。
據記者了解,《中國制造2025》已經在上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采用“1+X”的規劃體系,在現有規劃之外,還將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專門制定類似于“德國工業4.0”的規劃。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制造業原本賴以發展的優勢正在消失或弱化,在未來的強手競爭中,必須加大制造業的現代化程度和科技化含量。
在從制造業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過程中,“中國制造2025”僅是第一步。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對制造業強國的頂層設計大致需要三十年。
蘇波介紹,不同于之前的產業規劃戰略,《中國制造2025》作為我國第一次從國家的戰略層面描繪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著眼于整個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的大趨勢所制定的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規劃。
蘇波透露,《中國制造2025》將采用“1+X”的規劃體系,在現有規劃之外,還將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專門制定類似于“德國工業4.0”的規劃。對于高端領域的技術目標,將采取“兩年一修訂,不斷深化”的動態管理方式。“主要是創新,創新再創新。”蘇波介紹,在《中國制造2025》圈定的十個重點領域中,無論是信息技術、機器人等先進制造業,還是電力裝備等傳統產業,創新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陳及認為,由于《中國制造2025》是一個長期規劃,十年間無論是技術進步還是產業調整都很難預測,所以“X規劃”以及動態管理的方式,可以隨時根據市場變化,做出更精準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