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制造業,正在經歷蛻變的陣痛。盡管仍然困難重重,但中國制造業中正在涌動的勃勃生機,讓人們看到“嚴冬將過”的希望,一個與過往“完全不同”的春天或已在路上。
“最困難的日子”正在過去
“2014年是持續嚴寒低谷之年,更是冷靜理性反思之年,過去一年,我們走過一段最為艱苦的路。”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性企業,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如是說。
“最為艱苦”一詞并不過分。剛公布的年報顯示,2014年中聯重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2.9%,凈利潤下降91.4%,“最困難那幾個月,利潤都是負數”。而過去長達20年時間里,中聯重科業績都以年均50%至60%的速度增長。
不僅僅是中聯重科所在的工程機械行業,歸屬中國制造的多數子行業,過去一兩年中,在全球經濟增速減緩大背景下,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變換難以招架,大批企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痛楚”。
最突出的表現,是需求疲軟以及產品價格低迷。中機聯數據顯示,其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持續低迷,去年1至12月累計訂貨額同比僅增3.55%,相當一批行業遭遇市場大幅萎縮,與此同時,產品累計價格指數連續35個月低于100%。
好在,包括詹純新在內的眾多企業家的共同感受是,“最困難的日子”正在逐步過去。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反映制造業活動強弱水平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3月份報50.1%,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
“制造業發展面臨多種有利因素。”中機聯執行副會長陳斌分析說,一方面政策環境穩定有利于推進結構調整,另一方面,穩增長措施陸續出臺,國家已連續批復公路、機場、鐵路、水利、輸電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最困難的日子”正在過去,并非意味著脫離困境。“產能結構性過剩依然是最大癥結。”中機聯會長王瑞祥說,一些通用產品普遍過剩,個別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30%到40%,加快存量調整、增量做優與提質增效升級已是當務之急。
困難中涌動勃勃生機
困難當前,中國制造表現出的并非消沉和哀嚎,一批企業或選擇產業轉型,通過加大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贏得新市場;或選擇堅守原有優勢領域,加快產品結構升級,開拓海外市場積極“走出去”……展現出中國制造的勃勃生機。
在新松位于沈陽的智能制造車間里,一臺臺無人駕駛的移動機器人在地面上自由穿梭,自動避開障礙搬運物品……新松出品的移動機器人系統,已占領國內市場九成以上份額,同時出口到15個國家。沈陽新松最新推出的智能送餐機器人,能自動送菜、與顧客對話交流,去年10月已在北京一家餐廳正式上崗。
市場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在悄然打開一扇窗。沈陽新松是新興制造業應對挑戰、迎接產業調整升級新機遇的縮影。陳斌說,中國制造業新產品、新工藝研發趨于活躍,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自主研發成果逐步顯現。
遭遇市場需求萎縮的傳統制造業,同樣展現頑強的生命力。在四川,重載貨運內燃機車和調車機車研制企業南車資陽,在國內市場受挫,經過艱苦的市場開拓,出口機車占總產量之比,最高達83.9%。
南車資陽先后自主研發出5大系列、42個型號的機車投放市場,多次批量出口泰國、越南、南非、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等國家,用近十年時間走出一條產能富余行業借助國際市場產能合作、實現二次創業的成功之路。
“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繼續提升、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行業結構正在朝著更為適應市場需求的方向調整。”陳斌說。
迎接“完全不同”的春天
春天終將來到,但這將是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春天。
“數據表明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這中間有去年基數較高的原因,也有行業結構調整加大的緣故。”陳斌用“倒春寒”形容中國制造業當前形勢。
應該看到,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雖然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但經濟發展正經歷階段性調整,產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暴露,形勢復雜性不可低估。
陳斌這樣告誡業內企業,要充分認識到,近期面臨困難是多年結構性矛盾積累形成的,是產能過剩和成本剛性上升矛盾的集中體現。嚴峻挑戰面前,全行業要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將實現轉型升級作為破解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行業發展困境重要途徑。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談及嚴峻形勢時表示,要堅定不移地調整產業結構,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發展;同時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制,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增加產品技術含量提高附加值。
一些企業深知這一點。盡管總體利潤下滑,中聯重科旗下環衛機械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卻同比上漲22.62%,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這得益于其提前布局,積極尋求戰略轉型,在逆境中呈現出新的增長亮點。
早在市場低谷來臨前,中聯重科便看到環境產業的千億市場規模,布局戰略轉型,成功完成包括垃圾分選設備、中大型垃圾站、餐廚垃圾等垃圾處理設備產品的技術提升和產業化落地,為進軍環境保護領域市場奠定基礎。
“困難來臨時,不能回避,更不能回家睡大覺。不要希冀一覺醒來,市場會如同過往,在短暫萎靡后回到與原來一樣的水平。你的客戶、客戶的需求、原來的市場,已經截然不同。”一位企業家談及眼前的形勢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