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制造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以及國家鼓勵、引導和扶持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再制造業將在中國制造領域占更大的份額。
江西格林美坐落在江西豐城市循環經濟園,記者在拆解件整理車間看到,上千臺拆解后的各類發動機整齊碼放在寬大的貨架上。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發動機在經過仔細檢修后,將在相關機械設備中“繼續發揮余熱”。
2012年底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提到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也為中國企業指明了政策方向。
發展再制造產業是實現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據統計,無論是能源還是材料,再制造一個零部件的消耗都只是生產一個新產品的20%到30%。
在山東能源機械集團,一批批報廢機器的零部件經過工人的處理之后,再度獲得新生。工程師董春春說:“以前它們都直接當廢品送進煉鐵廠了,但現在都利用起來了。”
董春春指著一個從報廢煤機上拆下來的密封內齒圈告訴記者,這個內齒圈只是密封部位磨損過度,內部沒有裂痕。只需要用激光熔覆技術修復磨損部位,它就可以再次使用。而且,由于修復磨損部位使用的是新型合金材料,再制造之后它的耐磨性好于新品。
這一“妙手回春”的技術受到了客戶的歡迎。2014年1—10月份,山東能源機械集團再制造業務累計實現收入5億元人民幣,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這家公司正同澳大利亞有關公司合作,計劃在澳大利亞建立再制造工廠。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再制造產業起步較晚,但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羅健夫說,制約再制造產業的主要因素是消費者的觀念,“中國很多消費者對再生產品的認識還不到位,寧愿花更多的錢購買新品,也不愿意接受質優價廉的再制造產品”。
中國人口多、資源有限,再生資源是一個很大的補充。而且,利用再生資源對節能減排、環保都能產生積極效應。羅健夫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訂和完善支持和鼓勵再制造產業的政策和法規,引導消費者使用再制造產品,促進再制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