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美大司副司長房秋晨近日表示,基礎設施合作將成為中國和拉美、加勒比國家經貿合作中的一個新增長點,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投資正在逐步向制造業、電力、農業和金融業等領域延伸。
房秋晨在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首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資源豐富,人口超過6億,但目前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后,成為影響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重要的因素。中方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擁有成熟的技術、設備,豐富的經驗,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承包工程企業,拉美和加勒比各國也有意與中方加強合作。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已經成為近年來中國和拉美以及加勒比國家的共識。
據介紹,目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承包工程市場。截至2014年底,中國累計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新簽工程承包額超過了1100億美元,實際完成的達到了676億美元,項目涉及天然氣、管道、電站、公路、港口、住房、通訊、鐵路等基礎設施領域。
據中拉雙方統計,中拉貿易從2000年的126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2636億美元,14年間增長了21倍;中國和拉美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2000年的2.7%上升到6.1%。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大多數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貿易國家。
房秋晨說,中國目前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出口的產品主要為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輕工產品,中國的產品不僅為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帶去實實在在的利益,相關中間產品更為這些國家再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進口方面,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是中國大豆、豆油等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首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將于6月4至5日在澳門舉辦,論壇將以“區域經濟融合助推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為主題,重點探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給國際基礎設施合作帶來機遇、挑戰和合作模式創新等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