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5月14日發布的《亞太地區經濟展望》中表示,亞太地區的經濟前景強健而穩定,仍有望引領全球增長。預計該地區增速在2015年將保持在5.6%的穩定水平,2016年將略微減慢至5.5%。
報告稱,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將受國內需求驅動,并得到健康的勞動力市場、低利率以及近期油價下跌的支撐。盡管部分主要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但發達經濟體溫和復蘇,且部分國家匯率走低,將繼續支持亞洲的出口。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全球經濟增長仍不均衡,能源價格下跌,主要國家貨幣的幣值大幅波動,金融市場穩定或受到威脅。
不過,盡管亞太地區各大經濟體總體增勢良好,但該地區各主要經濟體的表現預計將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由于房產市場調整或將抑制相關投資,中國經濟正在放慢到更可持續的增長速度,預計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6.8%,2016年將增長6.3%。
同時,IMF預計今明兩年印度的增長率將升到7.5%,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這主要得益于印度國內改革和低油價。
此外報告指出,雖然亞太地區的前景依然穩固,但下行風險仍存。首先,日本等國家的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將給該地區其他地方造成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可能造成破壞性影響,尤其是對那些債務水平高企的地區;生產力增長放慢、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已導致亞洲的潛在增長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