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府近日發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明確將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設施、公共服務、農業和水利、生態環保、信息基礎設施6大領域列為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的重點領域,優先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并享受與國有投資項目同等政策待遇。
根據《意見》,重慶將創新重點領域投資模式,一是確立社會資本投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優先地位,滾動向社會公開推出相關領域項目建設計劃,以合營、私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投資;二是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結合不同行業特點,研究“影子價格”“影子流量”等可計量、可考核、易操作的新方法,探索項目特定受益對象成本分擔機制,合理構建商業模式;三是擴大公共性、基礎性領域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社會投資者組建新型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平等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競爭;四是以股權轉讓、股權融資、公私合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公路、水運、航電樞紐、水電站、水利以及園區基礎設施等具有一定經營效益的存量項目建設和運營。
近年來,重慶市不斷激活社會資本,加快投資結構轉型,市場活力得到有效釋放。2014年,重慶頒布實施了新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鼓勵社會資本興辦民營醫院,引導社會資本直接投向資源稀缺的領域及服務領域;出臺鼓勵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停車場投資建設運營;重慶國資企業向社會資本開放了100多個合作項目,總額超過2000億元。
記者從重慶市發改委了解到,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重慶明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和運營市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園區貨運鐵路專(支)線、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今年,重慶推出市郊鐵路合川線、江津線、璧銅線、關壩鐵路支線、新田港鐵路支線等5條鐵路建設項目,并提出客運票價采用政府指導價,貨運價格由投資人自主定價;通過公開招標或邀約引進社會投資人投資建設、運營等政策保障措施。
《意見》還提出將鼓勵發展重點領域投資基金。一是鼓勵社會資本與市內企業合作,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現代物流、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區域開發、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領域。二是做大做強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三是充分發揮重慶股份轉讓中心作用,加強區域性場外市場建設,積極納入全國新三板市場體系,為基金投資提供退出通道。此外,在市場機制暫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項目和領域,將發揮政府投資的先導作用和托底作用,切實保障公共產品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