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簡政放權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投資審批改革進展如何?下一步將重點開展哪方面的工作?推進改革的進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6月11日,中國政府網和《新華訪談》聯合推出“簡政放權”系列訪談第四場,邀請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談投資審批改革。張勇表示,貫徹落實好國務院的要求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包括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再簡化一批審批事項,凡是能夠備案的就一律不搞核準等。
記者:您剛才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方面的進展以及效果。我們也想請問您,如何將投資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推向縱深,發展改革委有什么樣的考慮?
張勇: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投資體制改革已經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但是和社會的需要、企業的期盼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5月12日,國務院召開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我們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進一步梳理我們投資審批、投資管理方面的問題,使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會后,我們委黨組及時開會進行研究,特別是對如何貫徹落實好國務院的要求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包括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再簡化一批審批事項,凡是能夠備案的就一律不搞核準等等。像這些改革的事項,我們想在實際工作中都要把它作為突出的任務來抓,使我們的改革工作不斷地深化,不斷地提高自我革命的自覺性。
特別是國務院還成立了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協調小組,其中投資審批改革組的牽頭單位就是我們發改委,相關部門還有國土、環保等等,我們已經幾次開會研究,不僅要做好自身的改革,還要協同動作,大家共同推進改革,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改革效果更加明顯,能夠使辦事的效率從總體上得到提高,而不是哪一個部門單兵突擊。也就是說,不僅發改委要做好自身改革,同時也要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推進改革。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改革會進一步向前推進。
目前來講,企業反映已經比以前好了,但這還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要使企業更加方便,把企業能夠自主決策的問題完全交由企業來負責,對于我們能夠聯手辦理的就不再搞串聯辦理。同時,要清理相關的中介服務、前置審批等等,使我們的企業在辦事過程中能夠更加便利、更加節約成本,使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能夠很好地融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