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至24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特別代表國務卿克里共同主持了戰略對話,兩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雙方就重大雙邊、地區和全球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并就以下各項成果達成一致。中美雙方:
一、加強雙邊合作
1、高層交往:積極評價近年來中美關系取得的進展,決定繼續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加強務實合作,建設性管控分歧,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雙方將保持高層交往和兩國領導人之間經常性的密切溝通。雙方將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有關準備工作,確保習近平主席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取得豐碩成果。
2、兩軍關系:重申共同致力于落實兩國兩軍領導人共識,促進持續性及實質性對話與溝通,深化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國維和、反海盜、軍事醫學等共同利益領域務實合作,加強減少風險措施,以增進互信、防止沖突,進一步推動中美軍事關系發展。雙方決定在亞太及以外地區積極開展良性互動。
3、互信機制:重申積極落實兩國國防部2014年簽署的兩個互信機制備忘錄,即“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下稱“通報機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下稱“行為準則”)。雙方積極評價今年以來兩個互信機制建設取得的重要進展,同意在通報機制框架下就新的通報項目開展磋商,并力爭在2015年9月前就行為準則中的“空中相遇”部分達成一致。
4、戰略安全對話:中美雙方于2015年6月22日舉行了第五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就戰略安全議題進行了坦誠、建設性討論。此次對話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布林肯共同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孫建國、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沃穆思以及兩國軍隊和其他文職高級官員參加。雙方認為對話有助于增進彼此在戰略安全議題上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決定繼續保持深入、持久和開放的溝通,以進一步鞏固中美穩定、合作的戰略安全關系。雙方決定在2016年1月之前舉行戰略安全對話會間會,并在下一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舉行下一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
5、防擴散合作:將繼續尋求方法,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技術的防擴散問題解決彼此關切、管控分歧。雙方決定作出努力,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和定期雙向溝通。
6、反腐敗合作:決定就加強和推動《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二十國集團(G20)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多邊框架下的反腐敗倡議繼續開展合作。美方承諾愿與中方一道,在2015年至2016年間,尤其是2016年中方擔任G20主席國期間,為打擊跨國腐敗作出表率,包括實施G20相關反腐敗準則。中方歡迎美方上述承諾。兩國重申在G20框架下就打擊跨國賄賂、拒絕避風港、資產返還、提高公共領域廉潔性等方面所作承諾。雙方將繼續通過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反腐敗工作組這一主渠道開展雙邊反腐敗合作,將預防公共腐敗、查找腐敗公款、拒絕成為犯罪分子及其資產的避風港、資產返還和打擊跨國商業賄賂作為重點領域。雙方將共同籌備好將于今年下半年在華舉行的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反腐敗工作組第十次會議。美方贊賞中方在擔任2014年APEC輪值主席時展現的領導力,包括《北京反腐敗宣言》的通過,支持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秘書處的工作。中方將考慮在不遠的將來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反賄賂工作組。雙方決定繼續公開各自關于打擊跨國商業賄賂的法規,并在各自法律允許范圍內加強打擊跨國腐敗合作。
7、執法合作:決定繼續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為主要機制,深化并加強執法合作,以解決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根據JLG第十二次會議討論情況,決定雙方共同團長和工作組今年將一直保持溝通。雙方將共同落實JLG第十二次會議有關共識。雙方指出,中美JLG第十三次會議將于2015年秋在美舉行。
8、法律顧問磋商:決定由中國外交部條法司司長和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于2015年10月在北京舉行第二次年度法律顧問磋商。
9、殘疾人權利:決定繼續就殘疾人權利事務開展富有成效的交流,并尋求擴大合作的機遇。雙方于2015年4月14日至15日在華盛頓召開首屆殘疾人事務協調會,并商定于2016年4月在北京擇期召開第二屆協調會。雙方還就環境無障礙標準、教師培訓、就業模式展開了討論,并計劃于2016年協調會前選派一位美國高等教育專家赴中國就此先期研討。
10、領事事務:將在2015年4月舉行的雙邊領事磋商的基礎上,努力加強多個領域的雙邊領事交流。雙方積極落實互為商務、旅游人員頒發10年多次有效簽證、互為留學人員頒發5年多次有效簽證的互惠安排,進一步便利雙方人員往來。雙方重申,致力于確定合適的地皮用于建造位于上海、芝加哥、舊金山和洛杉磯的新領事館舍。2015年3月,中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移民海關執法局簽署有關諒解備忘錄,邀請中方專家赴美協助對非法移民進行身份審查。
11、應急管理:決定繼續并擴大應急管理領域的合作。中國地震局和美國國際開發署決定繼續聯合開展地震應急演練活動,以幫助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提高應急搜救能力。2015年演練活動于6月在蒙古國舉行。美國聯邦應急管理局和中國應急管理相關機構在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際災害援助辦公室和亞洲基金會的不斷支持下,持續開展合作。美國聯邦應急管理局與中國地震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已著手就中國社區災害管理建設項目開展合作。2015年8月,美國聯邦應急管理局在美國國際災害援助辦公室的資助下,將在成都為45名來自相關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舉辦一期有針對性的社區應急響應團隊培訓課程。
12、交通運輸安全與災難應急:決定通過中國交通運輸部與美國貿易發展署、運輸部和商務部之間的協作,繼續深化交通運輸安全領域的合作。此合作以兩國交通運輸主管機構和業界開展的技術交流為基礎,如2015年在中國舉辦的“中美交通運輸安全管理與災難救援研討會”。
13、災害反應能力:決定加強在災害反應領域的合作,包括加強在國際人道主義行動框架內的協調。為此,雙方決定共同資助一個旨在提高中國骨干基金會對國際人道主義工作了解的項目;在領導力、協調機制、災害管理知識和技能方面為相關行政、工作人員提供培訓;提升所選中國基金會提供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的能力;促進與已有國際人道主義聯合團體和平臺的網絡聯系和交流。雙方歡迎中國加入亞洲洪水網絡計劃,該計劃由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際災害援助辦公室、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聯合開展。
14、擴大中美海關“集裝箱安全倡議”合作: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加強“集裝箱安全倡議”合作,決定將該項目擴展至更多的中國港口。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有意向將“集裝箱安全倡議”擴大至應對所有違反海關規定的行為,增加由中國海關實施、美國海關觀摩的查驗數量,并開展中國海關總署向美國加利福尼亞長灘港派駐關員的工作。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在2015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簽署了經修訂的《原則聲明》,確定擴大“集裝箱安全倡議”合作。
15、中美海關C-TPAT聯合驗證和AEO互認合作: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決定繼續磋商《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關于供應鏈安全與便利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行動計劃附錄》。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已在中國完成387次聯合驗證,將繼續就“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安排進行磋商。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尋求在2015年開展更多的聯合驗證,繼續協調各自的“經認證的經營者”制度,并將在滿足相關要求后達成“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安排。
16、中美海關聯合培訓合作: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認識到聯合培訓項目有助于增進對彼此業務流程和操作的了解。雙方有意向以實際業務為重點繼續開展該項合作。根據2012年5月8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關于聯合培訓項目的意向書》建立的聯合工作組將于雙方商定的時間在美國召開聯合工作組會議,回顧第一期聯合培訓項目行動計劃取得的進展,解決尚未完成的合作內容,明確第二期行動計劃的目標。
17、中美海關執法合作: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美國司法部禁毒局決定繼續共同打擊跨境毒品走私。中美雙方將繼續在打擊槍支彈藥、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走私方面加強情報交換、案件協查,并視情開展聯合行動。中美雙方計劃加大參與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力度,以協調上述工作。
18、中美兩用物項商品識別培訓合作: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署繼續開展兩用物項商品識別培訓合作,旨在通過對兩用物項商品的熟悉、識別和布控,提升海關執法人員打擊非法販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材料、設備、配件和技術的能力。去年以來,雙方在中國海關防輻射探測培訓中心多次舉辦兩用物項商品識別培訓活動,包括:2014年8月舉辦的商品識別兼職教師培訓班和2015年3月舉辦的兩用物項商品識別及金屬識別設備使用培訓班。
19、中美防范核及其他放射性物質非法販運合作:中國海關總署與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署決定繼續執行2013年7月簽署的《關于防范核材料及其他放射性物質非法販運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14年1月,雙方聯合舉辦了首期亞太地區海關輻射探測技術研討班,重點圍繞輻射探測系統的操作、維護、培訓和管理等議題展開,極好地展示了位于秦皇島的中國海關防輻射探測培訓中心的培訓能力。2015年,雙方將繼續在該中心舉辦輻射探測培訓班和出口管制商品識別培訓班,并加強輻射探測、出口管制領域的專家互訪與交流。雙方將繼續開展在中國上海洋山港、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使用輻射探測設備的技術合作。
20、中美防范核及其他放射性物質非法販運工作組: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署2013年簽署的《關于防范核材料及其他放射性物質非法販運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成立了防范核及其他放射性物質非法販運工作組,并于2014年11月20日簽署了該工作組的工作章程。雙方將于2015年下半年在美國召開第一次工作組會議。
21、中國園:決定中國園項目雙方工作組繼續開展工作對接,修改完成設計方案。決定力爭于2016年10月30日前實現中國園項目開工建設,并于2018年10月30日前完成該項目的竣工驗收。
22、子對話、對口磋商及雙邊會見:決定適時舉行下輪非洲、拉美、南亞、中亞等子對話,以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雙邊協調并探索合作領域。雙方在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舉行了有關對口磋商,就聯合國/多邊事務、南北蘇丹、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綠色港口和船舶以及海洋保護區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兩國有關部門負責人并就中美關系中的廣泛議題舉行了一系列雙邊會見。
二、應對地區和全球性挑戰
23、朝鮮半島:重申2005年919共同聲明中關于六方會談的目標,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以及確保半島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雙方進一步確認全面落實919共同聲明的重要性,繼續致力于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雙方呼吁相關方共同努力,采取必要行動,為重啟六方會談創造條件。
24、阿富汗問題:認識到中美都是支持阿富汗的重要利益攸關方。一個和平、穩定和統一的阿富汗不僅符合阿自身利益,也符合中美兩國和本地區國家的利益。中美雙方肯定兩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密切溝通與協調。雙方決定就阿事務保持溝通與合作,支持阿和平重建,支持“阿人主導、阿人所有”的和解進程,推進中美阿三方對話。雙方共同重申,呼吁塔利班同阿政府開展直接對話。美方對中方主辦2014年“亞洲之心”阿富汗問題部長級會議表示贊賞。雙方將共同支持巴基斯坦于2015年舉辦該會議。雙方決定舉辦第四輪中美聯合培訓阿富汗外交官項目,于年內啟動兩項聯合培訓阿醫護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的新項目。
25、伊朗核問題:強調中美在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維護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擁有共同利益。雙方高度評價由歐盟主持的六國(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德國)與伊朗的談判所取得的積極進展。雙方重申致力于為早日達成一項雙方均同意、確保伊朗核計劃完全和平性質的長期全面共識而努力。雙方將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繼續就伊朗核問題開展建設性合作。
26、敘利亞問題:就敘利亞當前局勢詳細交換意見,并重申共同致力于在《日內瓦公約》基礎上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雙方表示,支持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斯塔凡·德米斯圖拉為減少暴力及重啟通過對話與磋商以照顧各方利益的政治解決方案所作努力。雙方對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118號決議后仍有有毒化學品在敘利亞被用作武器表示關切,重申反對擴散和使用任何化學武器,表示支持禁化武組織在敘利亞的工作。雙方對敘利亞人道主義狀況深表關切,注意到聯合國面臨嚴重資金缺口,致力于繼續向敘利亞難民和國內流離失所者提供大力支持。雙方呼吁國際社會按照聯合國指導原則增加人道主義援助。
27、伊拉克問題:一個穩定的伊拉克符合中美的共同利益。為此,中美強調伊拉克主要民族宗教派別間政治和解與妥協的重要性。雙方認為,伊拉克擴大石油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對于全球能源市場穩定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也有利于伊拉克實現長久和平。中美將與伊拉克共同討論潛在的能源合作領域。雙方對伊拉克人道主義局勢深表關切,繼續向伊難民和國內流離失所者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28、反恐合作:譴責所有形式的恐怖主義,一致認為恐怖組織構成全球性威脅。中方政府官員及業界專家接受美方邀請,擬就遏制全球恐怖分子用以制造簡易爆炸物的化學前品和兩用爆炸物成分非法流通的最佳做法進行會晤和討論。雙方決定于2015年8月3日開始的一周在北京舉行第二次中美副外長級反恐磋商,力爭在廣泛議題上加強反恐合作,包括如何應對外國恐怖作戰分子跨國流竄、打擊恐怖融資網絡、加強有關恐怖威脅情報信息交流。
29、南北蘇丹問題:一致呼吁南蘇丹沖突雙方恪守停止敵對協議,達成全面和平協議,著手組建民族團結過渡政府。包括聯合國、非盟在內的國際社會應鼓勵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成員國開展更緊密合作,以達成一個南蘇丹和平框架。中美雙方注意到非盟和安委員會5月22日發表的聲明。中美認為,一旦達成和平協議,該協議的全面落實需要得到國際支持。國際社會應繼續支持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UNMISS)履行有關保護平民、監督和調查侵犯人權行為、支持人道救援準入以及監督與核查機制(MVM)開展監督和報告工作的授權。所有各方應停止阻礙UNMISS開展工作,使其能充分履行授權。國際社會應繼續向南蘇丹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向包括逃往鄰國的南蘇丹人在內的流離失所者提供更多支持。中美雙方注意到保護南蘇丹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呼吁南蘇丹沖突雙方對此予以保護。一旦達成和平協議,這些基礎設施對南蘇丹國家未來福祉至關重要。雙方重申應鼓勵南北蘇丹發展友好關系,呼吁雙方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雙方承諾繼續就有關南北蘇丹問題的所有事宜保持溝通和磋商,并就支持南北蘇丹實現和平和兩蘇關系和平發展開展協調行動。
30、人道主義援助:認識到非洲對人道主義援助的緊急需求,決定繼續為非洲人道主義援助作出貢獻。雙方呼吁國際社會增加對非洲的人道主義援助,向非洲國家難民、流離失所者和沖突受害者提供更大支持。雙方決定在與受援國磋商的基礎上,繼續討論如何更好地應對上述需求。
31、亞太合作:認識到雙方在本地區的共同利益和挑戰。雙方決定共同努力,并與其他地區國家一道,維護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雙方決定在東亞峰會和東盟地區論壇等地區多邊機制框架內加強溝通與協調,決定未來一年在上述某一機制內聯合舉辦海上溢油、外空安全、地震應急響應等領域的合作項目。雙方支持東盟在地區架構中的中心地位。雙方歡迎并決定通過各層級雙邊交往及相關機制就亞太地區事務繼續保持磋商。
32、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確認雙方致力于落實2014年中美元首會晤關于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的成果、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和聯合部長聲明以及2014年東亞峰會關于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的聲明中有關承諾。雙方保證將采取措施進一步限制象牙進口及國內貿易;就應對包括加州石首魚、海龜等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加強合作;努力找出并設法解決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路線和供應鏈問題;減少引發野生動植物盜獵和非法貿易的市場驅動因素;加強國內和國際執法努力;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網上交易;繼續努力在《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框架下支持應對野生動植物犯罪的國際執法合作,包括加大刑事處罰以威懾潛在的野生動植物走私行為。雙方將努力提高公眾意識,并與其他政府、國際政府組織、民間團體、私營部門和當地社區合作,在遏制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方面發揮最大效應。
33、聯合國:強調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和重申對《聯合國憲章》承諾具有重要意義。雙方表示支持聯合國作為最普遍的多邊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探索通過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有效途徑。雙方就關于聯合國可持續財政問題開展建設性工作的必要性交換了意見。
34、聯合國維和行動:就聯合國維和行動交換了意見,重申將共同致力于就該問題加強對話,包括在兩國軍隊、警察和民事人員派出部門間輪流開展專家級交流。雙方決定以聯合國對維和行動進行評審和制定維和警察戰略框架指南為契機,進一步提高維和行動的效力與效率。雙方決定繼2015年5月舉行首次兩軍維和專家磋商后,于年底前召開首輪中美維和事務專家級磋商。
35、核損害補充賠償公約:重申致力于合作建立一個包括中國、美國及其他可能受到核事故影響的國家的全球性核責任制度,最初將重點關注東南亞、環太平洋國家與核損害補充賠償公約締約國之間的關系。雙方決定于2015年秋季在北京舉辦一次包括核損害補充賠償公約在內的核責任問題研討會。
36、國際經濟事務磋商:高度評價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首輪中美外交部門國際經濟事務磋商取得的積極成果。雙方決定于2015年年內在美舉行第二輪磋商,就世界經濟形勢、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全球發展合作包括2015年后發展議程及其落實等問題加強協調。
37、發展議程:重申支持正在進行的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制定過程,支持達成一份具有普遍性和適用于所有國家的議程。雙方重申對第三次發展融資國際會議的強烈支持。
38、發展合作:在受援國提出、受援國同意、受援國主導的前提下,以及建立在阿富汗和東帝汶合作的基礎上,中美決定對雙方合作進行評估,并確定今后在上述兩國或其他國家開展聯合發展項目的成功方法。雙方決定,針對受援國要求的、三方共同決定的方案和項目進行聯合可行性研究,是進行未來項目合作必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