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合作階段,其結果之一便是加強全球能源安全。”在6月15日~16日召開的第四屆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上,俄羅斯前能源部長YuryShafranik如是說。
今年3月,我國推出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合作重點中的一項內容便是,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維護輸油、輸氣管道等運輸通道安全,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業界專家認為,能源作為基礎設施的關鍵環節,是“一帶一路”的戰略重點。同時,戰略的實施有助于推動與周邊國家的能源合作。本次論壇消息稱,目前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其中,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規劃草案已完成。
能源安全需要互惠互利的合作
YuryShafranik在會上感慨,最近五年,世界尤其是能源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美國已經成為能源生產大國,這是第一大變化。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相當于兩極已經發生了絕對的變化,這些影響了俄羅斯能源資源的生產,大大改變了天然氣和石油的價格,而且目前價格還在大幅度波動。“俄羅斯已經在開發東部的能源。在新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新的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每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當然,也涉及到全世界的能源安全。”YuryShafranik認為,對能源安全的首要解釋應是按照合理的經濟價格保證為消費者不間斷地提供必要數量的、所需質量的燃料和能源,是整個能源政策和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贊同這個對能源安全的共同認識,我們認為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能源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中轉國家之間的利益相互平衡。”YuryShafranik認為建立在互相依存和互相滲透原則上的能源安全模式可維持這種平衡。比如,俄羅斯的公司也可以參與中國海域的地質勘探和開采項目,參與配氣等其他項目。
目前,“一帶一路”覆蓋地區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市場。以往各國的競爭偏重于資源的拼搶,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市場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各國爭奪的重心已由爭奪能源逐漸轉向爭奪市場。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秘書長劉強認為,“一帶一路”將會逐步形成龐大的能源市場體系,改變世界能源貿易流向,影響國際能源布局。
考慮到亞太地區的人口數量和經濟規模,可以預測在能源需求方面地區進程會影響世界經濟秩序的變化。全球獲取能源的競爭將增大,首先是獲取石油、天然氣和煤炭。YuryShafranik認為,這些現象并不能改變人類面臨的保障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和人口福利穩固增長的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的關鍵是確保在新的能源消費地區能源的可靠供應,尤其是主要的增長驅動力——中國經濟。
YuryShafranik表示,在新的地緣政治條件下,互惠互利的能源合作成為發展經濟和解決個別國家和地區,甚至全世界范圍內的能源問題的重要解決途徑。在全球面臨動蕩和諸多挑戰下,中俄戰略伙伴關系更加突顯其重要性。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這種新型的伙伴關系會在實施清潔能源和其他倡議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緊抓“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何志平認為,“一帶一路”將為全球能源合作提供“雙贏”機遇。目前,相關國家也紛紛出力,爭取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獲得先機。據YuryShafranik介紹,俄羅斯有一系列重大的能源項目已經實施或即將實施,僅在油氣方面,重要的項目就有以下4個。
建設“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項目,確保俄羅斯石油向東出口。該項目屬于分期進行,迄今為止,整個石油管道的線路和大部分輸油站已經建好,因而泰舍特—斯科沃洛季諾段的管道運輸能力可達每年5800萬噸。目前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的石油管道系統的加寬工作已經開始,泰舍特—斯科沃洛季諾段的管道運輸能力將達到8000萬噸。而斯科沃洛季諾—科濟米諾段的管道將加寬到一年5000萬噸的石油量。這項計劃將于2019年完成。
建設“扎波利亞利耶—普爾佩—薩莫特洛爾”和“庫云巴—泰舍特”兩條輸油管線,便于打通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新油田的石油通道,包括萬科爾斯科油田,這些油田所探明的總儲油量超過70億噸。
建設“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第一期的總長度約4000千米,30年內每年可從俄羅斯向中國出口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這條輸氣管道進一步向東發展并與“薩哈林—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輸氣管道連接,能打開恰揚金、科維克金等氣田的天然氣通道,而這些氣田的天然氣儲量超過3.5萬億立方米,并且還可能額外供應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
建設“阿爾泰”輸氣管道,有可能為中國打開直接通向俄羅斯最大的西西伯利亞石油天然氣省的通道,那里的天然氣儲量超過46萬億立方米。
YuryShafranik認為,很顯然沒有俄羅斯的參與,沒有一個亞歐項目能產生足夠的經濟效益,或者說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俄羅斯并不謀求在這些項目上占主導地位,相反,這些項目應是進一步深化與合作發展亞歐大陸空間的來源。
據悉,俄羅斯目前也提出了一種新的構想,即跨歐亞大陸帶發展項目(RAZVITIE)。核心內容是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礎設施系統,匯集電信、水、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等,將在貝阿鐵路和西伯利亞干線沿線地區創造新型的工業產業和建設新科技城。
YuryShafranik表示,在歐亞大陸的空間里發展能源和建設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的豐富計劃,不僅給商界提供廣泛的投資機會,而且還表明,共同投資能源項目可以作為長期加強整個地區能源安全的切實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