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今日在北京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巡視員李國勇、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就“關于充實重大工程包有關情況”做了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在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截至5月底,7類重大工程包已開工221個項目、33個專項,累計完成投資3.1萬億元。
李樸民表示,去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圍繞“投什么”、“誰來投”、“怎么投”三個重大問題,發改委研究提出并組織實施了信息電網油氣網絡、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運輸、健康養老服務、能源礦產資源保障等七大類重大工程包。主要目的就是調結構、補短板,加強薄弱環節建設,進一步加大重點領域有效投資,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
為了盡快使投資到位、項目落地,發改委會同各地方、有關部門和銀行、企業圍繞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印發了《加強和完善重大工程調度工作暫行辦法》、切實發揮重大項目協調機制作用。研究建立了重大項目政銀企社合作對接機制,協調有關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5月底,國家開發銀行已承諾重大工程貸款金額1萬多億元。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建設,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動態調整工程包內容,充實完善2015年開工的重大工程項目,細化落實2016、2017年計劃開工的儲備項目。
目前,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穩步有序推進,截至今年5月底,7類重大工程包已開工221個項目、33個專項,累計完成投資3.1萬億元。特別是5月份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進入施工季,在建項目復工、推進速度明顯提升。總的來看,在加快重大工程建設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下,1—5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1%,仍是支撐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重大工程體量大、關聯廣、帶動性強,建設進展順利,既對保持投資合理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支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