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刑厚媛7日在記協舉辦的新聞茶座上表示,中國推進國際產能合作,不會向國際市場輸出落后產能,也不會向有關國家輸出污染,破壞環境。
在向中外記者介紹中國正在推進的國際產能合作及可能存在的疑慮時,刑厚媛表示,官方文件明確規定,中國不會向國際市場輸出落后產能。高污染、沒有經濟效益的落后產能正陸續被淘汰,中國輸出的是像高鐵、電力等具有競爭優勢的、國際市場需要的產能。
5月中旬,《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發布。刑厚媛指出,該文件明確提出要規范企業境外經營行為,企業應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承擔社會責任,注重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她還表示,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為實現互利共贏,而不是剝奪有關國家的發展機會。通過向當地提供資金,技術、人員培訓,推動屬地化經營和發展,提升當地發展能力,幫助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參與到跨國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