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本周將公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則釋放出二季度經濟“緩中趨穩”的信號。
李克強在座談會上表示,今年以來特別是二季度以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我國經濟運行緩中趨穩,處于合理區間,許多指標出現回升勢頭,經濟發展的活力動力增強,有效提振了各方面的信心。
據了解,河北省長張慶偉、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遼寧省長陳求發、江蘇省長李學勇、河南省長謝伏瞻、廣東省長朱小丹、四川省長魏宏和陜西省長婁勤儉在座談會上匯報了上半年本省(區)經濟走勢,并提出下一步建議。其中匯報的情況有幾個不約而同的結論: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下半年預計比上半年要好。李克強稱“這與相關部門提供的情況大體一致:二季度我們的經濟開始穩中向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趨好勢頭。”
經過對各地多個數據比較,李克強表示,之所以說二季度經濟形勢比預期更好,不僅因為GDP增速、用電量、貨運量等指標都有所回升,還因為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始終保持穩定并小幅回落、居民收入增速仍然“跑贏”GDP增速。
目前下半年經濟形勢有所回暖已成為多方研究機構的觀點,原因是今年初以來陸續推出的穩增長措施有望助推三季度經濟有所改善。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按照規律,一般是利率見頂以后9個月,前一段宏觀政策的效應才會顯現出來。“去年9月份以后整個利率水平開始下降,到今年7月份這種政策效應會得到顯現,穩增長的形勢會發生積極變化,其他一些政策,包括房地產政策的微調,降稅、清稅政策發生作用。”
此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見底了,企業肯定要開始“補庫存”,當成千上萬的企業由“去庫存”變成“補庫存”,它就會使經濟起到回升。瑞銀報告指出,更務實的穩增長措施有望助推三季度經濟環比改善。過去一個月穩增長措施繼續加碼。更多務實的措施陸續出臺、推動PPP項目加快步伐。隨著地方財政邊際上松綁、貨幣傳導有所疏通,預計三季度環比增長勢頭有望更明顯地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