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援引中金公司的報告報道,未來2至3年,若產能過剩最嚴重的行業減產30%,將造成裁員300萬人。這些工業包括:鋼鐵、煤炭開采、水泥、造船業、煉鋁和平板玻璃。
根據1998年經驗,2100萬下崗職工后有1300多萬人實現再就業,100多萬人得到內部安置,其余失業人數約占1/3。按照這一比例,上述五個行業減產30%可能帶來100萬失業,相當于城鎮就業的0.3%,小幅推升失業率。對此財政需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
1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鋼鐵煤炭是重要基礎性行業,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化解過剩產能。加大財稅支持,中央對地方予以補助,資金主要用于人員安置。4日在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座談會時提到,盡可能培育新動能、發展新業態。這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也是為化解過剩產能創造條件。
上月底,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也認為,去產能不會出現大規模下崗。結構性改革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校正三個層面要素配置的扭曲。“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穩”等五大政策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思路,實行供給側結構改革并非是否定擴大內需,不能依靠以文件來落實方案,化解過剩產能必然會有陣痛,兜底政策要保障“兩個基本”,相信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下崗失業問題。
中國統計局今年將正式發布調查失業率的統計,鑒于企業不輕易裁員和農民工轉移回鄉對城鎮就業形成緩沖還會持續,失業率可能繼續表現平穩。
對此財政需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由于產能過剩行業地區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區面臨較大壓力,需要上級財政給予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