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我國GDP目標增速為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的結果。
6.5%左右的GDP目標增速,低于2016年同比6.7%的目標增速。在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態勢延續,國內經濟在爬坡過坎關鍵階段背景下,對這一目標增速該怎么看?
6.5%并不低
“6.5%左右的目標增速,和我們過去動輒兩位數的經濟增速相比是低了,但仍處于6.5%至7%的目標區間增速。”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李禮輝說,經濟發展并不是要總保持高速發展的狀態。這幾年來,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從2016年的成績單看,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均為6.7%,四季度為6.8%,表明經濟運行已經基本企穩。今后幾年,如果我國能夠保持6.5%左右的經濟增速,我們就有把握實現202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6.5%左右的GDP目標增速,是積極穩妥的。”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主任張八五說,面對國外環境依然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的復蘇還比較緩慢曲折,有關國家的宏觀政策存在很大的變數,中國經濟很難獨善其身。
張八五代表說,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實現6.5%左右的增長,我國仍然是世界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增量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新增增量可以排在全球前列;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依然排在世界第一位。
“GDP預期增長目標充分考慮了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是積極穩妥,且留有余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市委書記張光峰說,從中央正式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一系列更精準的頂層設計配套政策的相繼推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領域各方面都顯現出積極變化,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正在加快轉換,轉型升級步伐正在加快。這些都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6.5%左右的目標增速比往年低,但這一增速目標體現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要求。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邁進,低價格、低水平的數量型擴張型老路已走不通。6.5%左右的GDP目標增速,兼顧了資源環境等因素,也兼顧了實現全面小康的需求。按照現在的基數,今后幾年只要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就能夠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
更加注重增長質量
2016年,我國經濟增速為6.7%,從歷史上看處于低位。不過,針對經濟結構演變的規律以及當前經濟結構存在的問題,我國在“去”和“補”上同時發力,在存量和增量上同時用勁,努力推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經濟結構出現了積極變化,單位GDP能耗有所下降,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單位GDP能耗要在去年下降5%的基礎上,繼續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同時,要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說,我們要追求的經濟增長,應該是結構優化、動能轉化的增長,是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粗放增長是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可持續的,資源供給、環境容量都不允許這樣的發展路子。
“經濟增長保持一定的增速很重要,這是穩定就業的重要條件。”李禮輝代表說,保持一定經濟增速的同時,要更加強調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政府工作報告也談到,穩增長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實現更有溫度的發展。這就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做到經濟發展平衡、協調、可持續性。
南存輝委員說,對于企業而言,要在經濟發展中更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就必須主動適應消費升級趨勢,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與服務,走“專精特新”之路,才能留住消費者的心,才能持續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今年我們制定的計劃兼顧了經濟增長速度經濟效益的目標,我們的經濟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服務業所占的比重會穩定提高。”張八五代表說,在工業中,高科技產業、資源節約型產業、資源友好型產業發展的條件依然較好,勢頭強勁,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穩步加快。同時,政府工作報告對“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做出了詳細具體的安排,這些都會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質量的提高作出貢獻。
努力爭取更好結果
6.5%左右的目標增速雖然比往年低,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從經濟發展所處的國外環境看,世界經濟低迷增長態勢仍在延續,“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主要經濟體政策走向及外溢效應變數較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從國內環境看,我國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不少代表、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對完成6.5%左右的目標增速充滿信心,并且認為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優勢,完全有可能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的結果。
張八五代表說,當前,我們在財政、貨幣、投資等調控手段上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即使市場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這些“工具箱”里的儲備都可以派上用場。同時,目標環境中積極因素也有利于我們實現這些目標。最重要的是,中央駕馭宏觀經濟的能力越來越強,操作技巧更加精準有效。
南存輝委員說,當前經濟發展雖然面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但國內總體經濟形勢平穩,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推進,相信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可以持續。
全國人大代表、三河匯福糧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克榮說,隨著黨中央、國務院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實施,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有了很大提升,產業結構也實現了優化,有這樣的基礎,經濟運行會朝著提質增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