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在山西省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山西省發改委介紹,2016年,該省財政撥付獎補資金16.2億元,用于關閉退出的25座煤礦及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去產能職工安置。
2016年,該省完成了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1座311立方米高爐和1座380立方米高爐的拆除工作,實現了82萬噸煉鋼產能整體出清,并完成省級驗收。
山西省副省長、發改委主任王賦表示,2016年,關閉退出煤礦由年初目標責任書簽訂的21座增加為25座,退出能力由2000萬噸增加為2325萬噸,并在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設備拆除、井筒封閉、相關證照注銷以及省內驗收等工作,比國家要求提前了1個月。
在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過程中,如何妥善安置職工?山西省出臺一系列政策,明確了內部安置、外部分流、轉移就業、創新創業、自主擇業、培訓轉崗、內部養退、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多種分流安置方式。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山西省煤炭行業已安置職工20937人,安置率99.64%;鋼鐵行業已安置10649人,安置率100%。
據了解,2016年山西省爭取了中央獎補資金16.6億元,落實地方配套資金2.25億元,從就業專項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中安排對化解過剩產能中企業穩崗、轉移就業安置、職工培訓等補助資金3.65億元,共籌集獎補資金22.5億元。
2016年山西省財政撥付獎補資金共16.2億元,用于關閉退出的25座煤礦及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去產能職工安置。在繼續對困難企業實施緩繳五項社會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給予困難企業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和培訓補貼的政策外,每年還將煤炭企業3萬余名退休人員納入社會統籌,其中特殊工種提前退休1.4萬人。同時,積極探索推動煤炭企業集團成立勞務公司,引導勞動者走出礦區、異地就業,拓寬就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