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經濟走廊是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要重點建設的六大國際經濟走廊之一。中蒙俄三國相互的政治經濟合作關系、三方已建立的區域和次區域合作機制以及三國對接的發展戰略,使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已具備了良好的基礎,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仍然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厘清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概念及內涵,分析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主要實施路徑,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對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愿景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2013年9月提出與亞歐國家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擬與周邊國家共建六大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是其中之一。由于基礎較好,中蒙俄經濟走廊是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一條主動脈,覆蓋亞歐廣闊的區域,有可能率先推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形成新亮點,在亞歐大陸形成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但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實踐和理論兩方面的進一步探索。本文擬通過對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所需的基礎和機制保障的討論,研究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實施路徑,分析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面臨的風險與挑戰,探討應對措施,以期為跨境經濟走廊建設提供有益思考。
(一)經濟走廊與跨境經濟走廊
經濟走廊概念的提出無疑基于地理學的一般知識:走廊是連接兩個或多個地帶的交通通道;經濟走廊是在此交通通道上通過經濟活動,連接起該地帶的核心節點城市,實現由點到面、從面到片的多層次區域經濟合作模式。跨境經濟走廊是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化、一體化趨勢下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的一種模式。由于所經過的區域不同、基礎不同,實施的保障措施和具體路徑也各有不同。跨境經濟走廊是通過國家間雙邊或多邊合作建設的經濟走廊,由于涉及國家間關系,跨境經濟走廊不僅需要解決通達性和流動性問題,還必須在高度的政治互信保障、經濟相互依存保障和區域合作機制保障等基礎上才可能實施,其實施路徑為構建立體交叉互補的多元化交通網絡。
(二)經濟走廊的流動性
與通達性交通地理學是在經濟地理學基礎上發展而來。經濟地理學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組織,核心問題是生產力的地域組合,而生產力地域組合主要包括區內經濟結構和區際經濟聯系兩個方面,兩者的實現依賴于交通運輸這一因素。
通達性(Accessibility)是交通地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通過某種特定的交通運輸工具從一個給定的地區到達另一個目的地的便利程度。最早由美國地理學家漢森·沃特(Hansen,Walter)在1959年提出,他認為,通達性是指在一定的空間當中不同區域之間相互作用機會的可能性。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作為社會生產、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及跨國人文經濟交流的前提,其目的就在于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各種交通運輸,以此來提高空間與空間之間生產力相互組合的通達性最終提高空間內生產效率及社會生活水平。從經濟學角度看,運輸成本是人們經濟活動中不得不考量的因素,區域間的通達性直接影響著生產力的地域組合。
流動性(liquidity)指的是兩個給定空間之間人員、貨物以及信息的相互往來,它以空間通達性為基礎。城市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認為,運輸成本或資源流動成本與經濟要素的流動性直接相關,基于逐利性考慮,會導致資源向成本低的區域流動,進而形成特有的資源分布格局。一般而言,通達程度越高則流動程度也越高,二者呈正相關。流動性與通達性不僅僅是指運輸設施的簡單制造,更強調通過發展交通運輸來促進各類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優化配置。
“交通運輸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者雙重角色,它不僅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最大受益者。”目前,中蒙俄之間交通運輸合作還不能滿足三方經濟發展需求,通過經濟走廊建設提高交通流動性與通達性是促進三方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