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國際氣候治理進程存在的不確定性,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22日在柏林表示,各方應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和《巴黎協定》確定的基本原則,加速落實已經作出的承諾,決不能倒退。
當地時間5月22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八屆彼得斯堡氣候對話會議上講話。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解振華強調,《巴黎協定》描繪的綠色低碳發展全球大勢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選擇相一致,“這既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由德國政府主辦的第八屆彼得斯堡氣候對話會議22日在柏林開幕。解振華當天與德國環境部長亨德里克斯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時作出如上表示。
對于國際氣候談判及氣候治理進程的前景,解振華說,“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大勢所趨,是任何人、任何國家都不可阻擋的。”
解振華強調,中國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決心堅定不移。他指出,中方將繼續同有關各方一道,推動多邊談判進程不斷取得積極成果。
針對今年將在德國波恩舉辦、由斐濟任主席國的公約第二十三次締約方大會(COP23),解振華表示,中方與德國政府已有很好的合作,中德雙方都將全力支持斐濟辦好今年的締約方大會,推動本次會議形成《巴黎協定》實施后續談判的草案,為2018年如期完成談判打好基礎。
解振華介紹,中方正在就《巴黎協定》實施涉及的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問題準備“中國方案”,找到照顧各方舒適度的“著陸點”和“最大公約數”,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體現氣候公平、體現行動和支持相匹配、體現促進性和交流最佳實踐。
談及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解振華以中國從2005年至今國內生產總值GDP發展趨勢和這期間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轉型升級的發展過程說明,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兩者并不矛盾。而且根據中國研究機構預測,中國落實自主貢獻目標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將在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相關領域帶來約41萬億元人民幣投資、吸納6900多萬人就業。
“因此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并不矛盾。”解振華建議,各方應結合發展實際,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應對氣候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