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低油價刺激了石油需求,去年一次能源增長中貢獻最大的是石油。年鑒顯示,石油仍是全球最重要的燃料,去年全球石油消費增長160萬桶/日,上升1.6%。相比之下,產量增長卻只有0.5%。因此,石油市場于年中大致回歸平衡,但油價仍受制于長期積累的龐大庫存。
“過去兩年,美國致密油和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成了石油市場的主角,使市場變得戲劇化。”戴思攀分析稱,美國致密油對市場價格信號的響應遠快于常規石油,2014年夏天油價下跌四、五個月后,鉆機數量便開始下降,去年年初油價開始反彈后,僅用三四個月時間,美國致密油的鉆機數量便快速回升,這就像不倒翁一樣,充滿“韌性”。去年底,OPEC與非OPEC產油國達成聯合減產協議,每天減產180萬桶原油以快速降低石油庫存。“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至于美國致密油增產速度有多快、能否彌補OPEC減產造成的中間空間,這很難預測。兩股力量交織下,今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庫存會以較大幅度下降。”
此外,年鑒指出,2016年,天然氣產量也受到低價的不利影響,僅增長 0.3%。美國天然氣產量在2016年出現下滑,這是21世紀頭十年中期頁巖氣革命開始以來的首次減少。
而煤炭消費的持續下降,也使之格外引人注目。
2016年,隨著國內最后三個煤礦的關閉,英國幾乎走完了煤炭的完整周期。這個誕生了世界首臺蒸汽機車、曾以煤炭支撐工業半壁江山的國家,目前的煤炭消費量已回落至200年前、也就是工業革命之初的水平。今年4月,英國電力部門迎來了首個無煤發電日,所有電力由煤炭以外的能源提供。
按照計劃,英國將在2025年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去年,全球煤炭消費連續第二年下滑,減少5300萬噸油當量,較2015年下滑1.7%。這像在預示著煤炭的輝煌已一去不復返。盡管煤炭仍是中國能源消費中的主要燃料,但其占比由2015年的64%降至去年的62%。
特朗普能源政策本身的沖突性:既鼓勵頁巖氣,又鼓勵煤炭
與主流相比,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能源主張顯得尤為特別。自競選以來,特朗普始終以化石能源捍衛者示人,倡導開放更多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勘探開發與生產許可,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拋棄奧巴馬政府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政治遺產”,大力促進能源出口。
“特朗普所宣布的能源政策本身就是有沖突的。”戴思攀對記者稱,特朗普一方面鼓勵美國頁巖氣發展,一方面又鼓勵煤炭的發展。但為什么煤炭過去幾年在美國走下坡路?就是因為頁巖氣起來了,頁巖氣成本在下降。發電市場上,煤炭逐漸被天然氣擠壓取代。2015年,天然氣已經取代煤炭成為美國電力行業最主要的能源,這一情形在2016年也未發生變化。特朗普所鼓勵的致密油與頁巖氣發展得好,是因為在經濟學上就具備這樣的前景,政策所發揮的作用有限。
除了反復重申能源獨立的目標外,特朗普還在上個月宣布了一系列能源新政,宣稱要讓美國實現“能源主導權”。“這個詞很麻煩,很多人不喜歡被主導,我也不喜歡這個詞。這其實更像是能源整合。意思是,美國作為能源生產國,可以利用能源作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作為其廣泛和世界打交道的工具。”戴思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