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邀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并對即將舉行的波恩氣候大會提出了中國代表團的期望。
發布會上,解振華透露,我國采取一系列行動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結果也是我們經濟在平穩、健康地發展,并一直在實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
“最近這十年,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了41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確實也是做到了氣候行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實現了雙贏。” 解振華稱。
對于波恩大會,解振華稱中國代表團希望在討論如何應對2020年之后的氣候變化之前,也要完成2020年之前各國已經做出的承諾和實施已經達成的各項決定和共識。
年度報告展示各地各部門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和成就
據解振華介紹,此次發布的年度報告重點介紹了中國2016年以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新進展和主要成就,共分七個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我國各個部門、各地方、各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及成效。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把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機遇,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采取強有力的政策行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彰顯了我國以實際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
解振華稱,中國政府積極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談判進程,堅定維護公約的原則和框架,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遵循締約方主導、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和協商一致的多邊談判規則,不斷加強公約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中國愿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不斷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
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為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實物及設備援助,對其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政策規劃、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并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
“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本著對中華民族福祉和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并承擔與中國發展階段、應負責任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采取有力度的行動,為保護全球氣候環境做出積極貢獻。”解振華強調
波恩氣候大會中國有三點期望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將于11月6-17日在德國波恩舉行。此次發布會上,解振華也就中國代表團對波恩大會提出三點期望: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按照《巴黎協定》和《決定》的要求,為2018年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奠定基礎。“所以我們希望在今年的會議成果當中,要能夠有一個全面反映各方訴求,平衡反映《巴黎協定》各個重點要素的可供明年談判的實施細則案文草案。”
“說白了,就是今年應該是做加法,把各方訴求都能夠反映在談判的案文中,明年開始做減法,消除各種各樣的分歧,最后達成一個實施細則的談判成果。”解振華說。
此外,按照要求,2018年在締約方大會上,各個國家要開展一次促進性對話。實際上就是對各國過去乃至將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自主貢獻的目標開展交流,進行促進性的對話。
“我們希望促進性對話是一種對話,絕不是談判,各國應該交流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實踐,最后實現發展中國家所要采取的行動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方面的支持,推動2020年之后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最后,解振華指出雖然要討論2020年之后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但也要完成2020年之前各國已經做出的承諾和實施已經達成的各項決定和共識。
“在這一點上,我們希望在這次會議上各國能夠就2020年之前的承諾和行動作出報告,對各國的行動進行一次檢查,來督促各國進一步兌現承諾。”
解振華指出,特別是發達國家2020年之前要率先實現減排,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每年1000億美金的資金技術支持,“這也需要在這次會議上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通過這項工作使各個國家建立政治互信,增加履行義務兌現承諾的信心,給國際社會以更大的信心,展示多邊機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