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部分地區持續晴熱高溫,導致用電量節節攀升,廣州、杭州等城市用電量創歷史新高,個別地區用電緊張。7月2日,華東電網統調負荷超1.5億千瓦,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電網。
節能成為我們繞不開的話題,節能燈的推廣就是途徑之一。據統計,目前我國照明用電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如果把在用白熾燈全部替換為節能燈,年節電量48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4800萬噸,相當于再建設半個三峽水電站。
“節電不省錢”,還有一半以上的民用照明用白熾燈
“中國綠色照明工程”于1996年正式啟動,曾列入我國“九五”、“十五”重點節能領域,成為“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工程主要采用緊湊型熒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高壓鈉燈等高效照明產品,替代在用的白熾燈和其他低效照明產品。而緊湊型熒光燈又叫節能燈,具有光效高(是普通燈泡的5倍),壽命長(是普通燈泡的8倍)等優點,是目前主推產品。
據統計,目前我國市場上節能燈和白熾燈的銷售比例由十幾年前的1∶8,提高到了目前的1.4∶1,雖然有了較大進展,但還有一半以上的民用照明使用白熾燈。
節能燈為何還難以完全取代白熾燈?“主要是節能燈成本和價格仍然較高,在性能上也還有一定差距。” 浙江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官勇說,比如說,大多數節能燈點亮后,要爬升2分多鐘才能達到60%的光效,半小時后才能完全“點亮”。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節能減排處處長呂文斌介紹,2008和2009年,我國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節能產品2.1億只,年均節電88億千瓦時,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還將繼續以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產品1.5億只以上。
“目前,我國大中城市節能燈的推廣效果較好,節能燈市場占有率提高較快。但在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節能燈推廣仍是薄弱環節。”“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呂芳說。
歐洲照明協會前理事長杰拉德·斯特瑞蘭德介紹,目前歐盟27個國家在推廣節能燈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主要是消費者認為節能燈太貴、光色還不能令人滿意等,需要在政府、企業、消費者之間構建良好的溝通。
節能燈產業如何實現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據統計,2009年,我國已有上萬家照明企業,產值達到230億美元,節能燈產量為38億只,約占全球產量的1/3,其中2/3出口,暢銷170多個國家。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理事長陳燕生表示,我國節能燈企業大多數規模仍然偏小,不利于產品質量提升和技術水平提高,應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目前,飛利浦、歐司朗等節能燈領域的國際品牌廠商,幾乎都由中國企業代工。”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主任華樹明說,許多企業喜歡搶市場、搞營銷、拼價格,卻沒有長期的品牌戰略,這種發展思路需要認真反思。
“以15瓦的T2型熒光燈為例,實際參與發光工作的汞僅為0.012毫克。”官勇說,國內一些企業由于控制技術較粗糙,需要注入10毫克、甚至50毫克的汞,高于國家規定的5毫克標準。
節能燈含汞可能導致的二次污染問題,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個隱患。廈門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秦碧芳表示,企業內部對殘次品的環保處理相對容易一些,處理一只節能燈的成本大概是0.18元;而開展社會回收的難度要大得多,收集、運輸、處理的成本很高。
“一些消費者把廢棄節能燈當成普通生活垃圾處理,就會有環境污染的隱患。”官勇說,我國亟待建立節能燈回收體系,但這光靠企業無法完成,需要國家來引導和扶持。
逐步淘汰白熾燈,最終實現年節電400億千瓦時
我國綠色照明工程有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呂文斌介紹說,“九五”期間,主要是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等;“十五”期間,主要是培育和規范節能產品市場,制定產品能效標準、節電指標等;“十一五”期間,主要是探索市場推廣機制,采用財政補貼方式推廣節能燈等。
呂文斌表示,“十二五”期間綠色照明的主要任務是逐步淘汰白熾燈,進一步加大節能燈推廣力度,最終形成年節電400億千瓦時的能力。“財政補貼推廣節能燈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政府今后將根據具體情況逐步退出。”
據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于2009年聯合啟動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我們將依托此項目,采取針對性舉措。” 呂芳表示,例如,制定白熾燈淘汰路線圖,推動白熾燈企業轉型,提升節能燈產業集中度,推動半導體照明產業健康發展;推動企業清潔生產,開展廢棄節能燈回收試點等;每年開展3—5次專項檢查,加強質量監督;探索農村地區和低收入群體的節能燈推廣模式,在3—5個省市開展推廣示范工作;與5—10家經銷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廣節能燈;在全國建立10—15個教育示范基地,加強宣傳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