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與歐盟正在加強空間研究領域的合作,努力改進氣候監測水平,提高自然災害管理能力。
在上海世博會歐盟館舉辦的“讓我們擁抱太空”主題活動上,歐盟委員會太空研究發展組主任布勞克斯說:“空氣污染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希望中歐能夠加強合作,采取各種方式改進空氣質量監測水平,共同造福人類生活。”
據悉,中國科技部和歐洲空間局正在開展中國在地球觀測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龍計劃”。合作內容包括科學研究、數據共享、技術培訓和學者交流等多個方面。
布勞克斯說,歐盟與中國在空間研究領域開展合作源于兩方面考慮:一是中國擁有許多歐盟所沒有的資源,中國的諸多衛星能夠提供大量的重要數據;另外,不同背景的中歐科學家共同合作能夠實現知識互補。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張鵬博士說:“在"龍計劃"框架內,中國正和歐盟開展衛星大氣遙感研究合作。目前可以把中歐衛星資料綜合起來,用于大氣監測。此研究居于國際前沿,可以為環保部門提供參考信息,也有利于長期評估溫室氣體的變化過程。”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高志海說,在自然災害監測方面,中歐空間研究領域的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他透露,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歐盟方面及時向中國提供了災情監測數據,有力地支持了災后救援和重建工作。他希望雙方今后通過空間數據應用,對地震和水災等自然災害進行監測評估,進一步提高災害管理水平。
歐洲空間局國際關系主任庫克指出,歐盟和中國在空間研究領域開展了大量的深度技術合作,對話與交流不斷推進。他強調,目前雙方在空間擁有許多衛星,并且掌握了大量的監測數據。因此,今后雙方將加強數據分析能力,以便跟蹤大氣演變過程,提高自然災害監控能力。
北京大學教授樸世龍說,2010年4月,北京大學和歐盟啟動了一項旨在探明全球碳源、碳匯分布的項目,這一項目將于2013年結束。樸世龍說,此項目的開展對有效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減小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掌握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的數據,也就是全世界的“碳家底”。
人類工業活動排放出大量的碳。其中,被陸地生態系統吸收的一部分碳,科學界稱之為陸地碳匯。 樸世龍說:“前期項目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碳匯能力并不比歐美國家差。我們能夠抵消28%至37%的工業碳排放量,這個數值顯著地高于歐洲的7%至12%,與美國的數值相近。”
他說,中歐開展的這項研究結論不僅能回答全球陸地生態系統到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吸收或抵消溫室氣體排放這一問題,還能為世界各國制定溫室氣體減排政策提供科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