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北京兩會公布了2011年的碳強度下降3.5%,不過,中國大部分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于碳強度的減排都沒有過多著墨。
比如,1月17日,陜西省召開人代會公布2011年的節能減排指標時稱,“萬元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而對碳減排只字未提。
1月16日,浙江省人代會提出2011年工作任務時,也提出新一年“完成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節能減排任務”,未提碳減排指標。
此前,根據安排,國家要在2020年實現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國家已經初步確定,“十二五”期間,全國單位GDP碳排放下降16%,其中2011年比上一年下降3.5%。不過這僅僅是全國的數字,各地的數字大部分暫時缺失。
而導致各地兩會碳強度指標缺失,背后的原因與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有關。“現在各個地方政府都在跟中央討價還價,別說一個百分點,就是零點五個百分點都要討價還價半天。”在近期的《低碳轉型線路圖》一書首發式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說。
本報獲悉,國家“十二五”已經有針對碳強度減排的專門章節。國家發改委在1月12日已經啟動了氣候變化的碳排放的專項規劃,該規劃將對于“十二五”、“十三五”的指標分解進行具體說明。
各地兩會碳指標大部分缺失
上述這個氣候變化的專項規劃,除了對“十二五”、“十三五”的碳指標進行分解外,對于碳減排的政策、措施、目標,要求和任務,以及完成體制和機制保障,會有具體說明。這將有助于在未來5年建立以低碳為特征的工業體系,以及能源、建筑、交通體系。
“而碳指標既然是約束性指標,就有在各個地方分解的問題。同時對于各個行業也會有責任。”李俊峰在1月12日舉行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回顧和展望新聞會上說。
李俊峰強調,“十二五”期間,將更多地采用市場化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來推進減排。“碳排放市場將是一個逐步建立的過程,這將是有條件的,‘十二五’將積極創造這一條件。”
記者獲悉,國家已經確定未來五年全國單位GDP碳排放下降16%,其中2011年比上一年下降3.5%。這一數字,將在3月5日的全國兩會公布。
不過,進入1月份以來,各地兩會公布了節能減排指標,但少有減碳目標。
比如,重慶1月9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1年“強力推進節能減排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下降”。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探索碳匯交易,實施財政、產業等差別化政策,未提2011年的碳減排指標。
西部另一省份甘肅,1月13日召開兩會公布的政府報告,只是提出2011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未提碳減排指標。
地方指標平均水平低于全國
國家確定,2020年全國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不過各地上報的數據一般都低于上述數據。甚至一些試點的省市,也只提出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對此,李俊峰認為,這是因為目前各地已經認識到,要完成單位GDP碳排放數字,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最初國家和地方確定“十一五”單位GDP能耗數字時,很多地方認為容易完成,后來發現并不容易。在“十一五”末期,一些省份還是發生了拉閘限電的情況。
李俊峰認為地方新的覺悟是,“什么樣的手段都用上不見得完成這個指標。經過五年的培養,我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呢?——我們節能減排沒有那么容易,不像我們說的不僅能夠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實際上沒這么容易。”
也正為此,目前國家發改委和各地的對于碳減排的指標確定,出現了很大的分歧。即國家發改委希望各地要轉變發展方式,盡量多減排。但是地方認為,減排難度很大,必須要盡量減少減排指標。各地上報的碳減排平均數字只有43%,低于全國減排45%的上限。目前,全國沒有一個省提出單位GDP碳排放減少60%、55%的減排指標,而是都盡量比全國的數字低。
“就是0.5個百分點,大家都在討價還價。”李俊峰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個別地區上報的單位GDP碳排放數字,有高于全國的。比如南昌作為低碳試點城市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較2005年降低45%-4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5%。廣東的低碳試點計劃,也提出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在23%。
對此,江西科學院能源研究院所副所長范敏告訴記者,高于全國碳減排數字的省市,也并不容易完成指標。
全國完成碳指標難度加大
這些因素對全國能否完成2020年的碳指標,成為一個懸念。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楊富強告訴記者,在各省向地方提出未來5年單位GDP碳排放下降20%時,各地市縣毫無反應。后來說下降18%,還是應者寥寥。最后提出下降16%,終于有了一些回應。
因為,“他們覺得碳指標對經濟增長礙事。現在不少地區定的GDP指標太高,與碳減排指標就不吻合,這說明各地的轉變增長方式,仍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楊富強說。
國家發改委了解到,除了北京等少數省市提出未來5年GDP增速為8%,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定在10%以上,低于10%增速的省市自治區只有5個左右。而各地高于10%的省市太多,不少甚至提出5年翻番。
盡管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要各地修改GDP指標,不過從目前各地公布,并且通過的“十二五”規劃以及政府工作報告情況看,GDP指標沒有多大的變化。
對于如此高的經濟增速,能源供應能否匹配,也成為了一個重大問題。
此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指出,全國多數省份把經濟增速目標定得過高,沒有冷靜考慮相關環保、能源、資源的承載能力等問題,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委商討后已對部分省市發出通知,要求統一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合理制定發展目標,把著力點放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上報的不少低碳試點計劃,提出要到2011年年底拿出低碳監測方案。具體的指標分解也需要在今年年底完成。而由于全國還沒有一個碳指標的監測和統計方案,如何準確地恰當分解全國的碳減排指標,并做好監測,難度很大。
重慶低碳研究中心專家袁康告訴記者,目前全國低碳指標的測算,是以能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來計算的,實際上在工業生產等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二氧化碳。但是工業過程的二氧化碳并未統計進入。同時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對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也未考慮。“所以要有一個權威的碳排放監測統計體系,難度太大。”他說。